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9 10:23: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2年5月,新疆霍城垦区居民王振明因一根电线落地而触电身亡,其妻状告该地供电部门失职,要求人身损害赔偿,最终获赔39732元。其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涉及的是民告官胜诉的事例,而民告官的法律保障便是《行政诉讼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该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8分)
材料一: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东西方几乎同时出现了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被称作人类的“轴心时代”。为更好地理解东西方文化的特点,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帮助完成下表的空白部分。(12分)

项目
孔子
苏格拉底
背景

(4分)
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重要
主张
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和而不同”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4分)
影响

(4分)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的人文、理性精神对西方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二: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右图)。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雕像中,拉奥孔位于中间,神情处于极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正在极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从两条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他抓住了一条蛇,但同时臀部被咬住了;他左侧的长子似乎还没有受伤,但被惊呆了,正在奋力想把腿从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父亲右侧的次子已被蛇紧紧缠住,绝望地高高举起他的右臂。)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2 分)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2分)《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2分)


参考答案:
(1)①春秋时期,处在社会大变革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坏乐崩”。(4分)②“认识你自己”、 “知识即美德”。(4分)③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4分)
(2):思潮:人文主义(2分)思想主旨: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2分)原因:再现了古典文明的辉煌与伟大,增强了人们创造新文化的决心。(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1)①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是春秋时期,处在社会大变革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坏乐崩”。②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包括“认识你自己”、 “知识即美德”。③儒家思想的影响极为深远,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和教育等方面,如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 根据材料二分析,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的社会思潮思潮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思想主旨包括:内涵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拉奥孔》的出土在意大利引起“震动”的原因是:再现了古典文明的辉煌与伟大,增强了人们创造新文化的决心。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 nbsp;下图是美国军费开支曲线图,根据该图获取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导致阶段A军费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冷战下出现了“热战”——朝鲜战争
B.阶段B中美关系处于敌视和对抗状态
C.阶段C军费开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危机下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D.阶段D中美逐渐结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间接考查中美关系。注意阶段D的起点时间是“1975 年”后,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是 1972 年,D 项表述错误。故选 D 项。A项正确,1950年到1953年朝鲜战争,美国的军费支出明显增多;B项正确,1955年到1965年十年是中美相互敌视的十年;C项正确,70年代后美国国力下降,美苏对抗中实行全面收缩的战略。因此ABC项表述均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取火之物,向用火石……光绪乙未、丙申之际,始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输入品……洗面擦身之布,旧时多用土布……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洗面去垢,曩日皆用本地所产之皂荚,自欧美肥皂行销中国后,遂无有皂荚者,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
——民国《嘉定县续志风土志》
材料二: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鲁迅全集》第一卷
材料三?国人的日常生活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8分)试分析原因(6分)。
(2)材料一中“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的记载是否符当时的实际情况?(2分)试说明原因(4分)
(3)据材料简要分析说明我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后,在饮食结构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主要原因。(7分)
(4)结合三段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自近代以来,人们群众生活变化体现了怎样的特点?并简要谈谈你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8分):
火柴取代火石、毛巾取代土布巾、肥皂取代皂荚、钟表取代日晷仪。
(6分)原因: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思想传入中国;中国近代社会的不断进步(新思想产生、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
(2)(2分)使用毛巾擦身“下至农家亦皆用之”的说法不妥,
原因(4分)因为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对农村影响极小,所以不可能在农村普及毛巾。
(3)(3分)变化: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人们更讲究营养,注意膳食结构,粗粮和绿色食品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4分)主要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政府的政策——政府实施了“菜蓝子工程”。
(4)(2分)特点:单调——丰富,活着——生活幸福?传统——全盘西化——土洋结合
(4分)认识:生产力的发展、国际环境的和平发展、政府政策的调整推动者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人民生活由挨饿——温饱——小康——全面小康;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问题解决之后,作为精神层面上的业余生活就有条件上一个新的台阶,人们得以追求高层次、高品位和多样化的生活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