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9 10:14: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哲学突破时代”的东西方思想巨人,各自影响着东西方思想的发展。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①强调民主的作用 ②重视道德的意义 ③追求社会的平等 ④肯定人的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和礼,所谓仁是指统治者要对被统治者实行仁政,即要求统治者能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所谓“礼”:“贵贱有序”。 故排除①③,选C项。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早期儒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广东省新会县城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僧,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   )
A.忠恕孝梯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B.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
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D.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等,题干的核心,牵涉到婆媳关系,儿子与宗亲等关系,可知,实际上即在强调家庭关系的和睦。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正确。ACD三项与题干核心意思无关,不正确,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维护家庭和睦的社会责任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包含着向近代社会演变的有
(1)男女平等  (2)唯物主义   (3)工商皆本    (4)实行众治
A.(1)(2)(3)
B.(1)(3)(4)
C.(2)(3)(4)
D.(1)(2)(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项正确,体现了近代平等的观念;(3)项正确,体现了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要求;(4)项正确,体现的是近代民主的理念,故选B。(2)项错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并未提出唯物主义理论的内容,只是有一些朴素的唯物思想,并未上升的理论的高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 )
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准确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说明汉文帝反对厚葬、重服,主张薄葬,不穿贵重衣服,也就是提倡节俭。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初无为而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行礼结束后,皇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