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时间:2019-06-26 11:25: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特点是
[? ]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2、判断题  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
[?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义和团运动
D.清末新政



3、判断题  在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体用之争”中,两者的斗争焦点不可能包括
[? ]
A、是否修建铁路、开矿山、兴电报
B、是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C、是否在同文馆中增设天文算学馆
D、是否派遣留学生



4、判断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09届高三12月月考22题)中华文明经历了一个吸收世界文明、日益丰富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白马寺?云冈石窟?胡旋舞
材料二?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
郑和七次下西洋,沿途到过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进行物品和人员的交流。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所著《农政全书》包含了一部分西方新知识,还同汤若望合作修订历法。林则徐虎门销烟,编写《四洲志》,购置西方大炮加强防务。
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并且预言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
——摘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请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中华文明发展的哪些重要历史信息?(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郑和、徐光启、林则徐对外部世界认识或态度的不同。(3分)
(3)概括指出材料三体现的三种基本主张。(3分)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在学习世界文明方面的突出特点。(2分)
(4)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关系的认识。(2分)



5、判断题  “宋案”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 ]
A、权力之争
B、美日在华的矛盾
C、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D、共和与专制的矛盾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