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孙中山》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6-26 10:46: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孙中山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下列关于这位伟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领导资产阶级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B.推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不贪恋权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D.颁布资产阶级宪法,坚定维护民主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6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西欧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由公民组成……但是,随着1 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光明日报》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口号“驱除鞑虏”,是汉族的民族主义,辛亥革命后提出了“五族共和”,最后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主张把各族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
材料四 1924年2月,孙中山在演讲中说:“列强因为恐怕我们有了这种思想,所以便生出一种似是似非的道理,主张世界主义来煽惑我们。说世界的文明要进步,人类的眼光要远大,民族主义过于狭隘,太不适宜,所以应该提倡世界主义。近日中国的新青年,主张新文化,反对民族主义,就是被这种道理所诱惑。但是这种道理,不是受屈民族所应该讲的,我们是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才配来讲世界主义。”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民族主义呈现近代形态的背景。(6分)根据材料一,比较民族主义在19世纪中期前后的区别。(4分,不得抄录原文。)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4分)
(3)从上述材料对“民族主义”概念理解的角度,理解材料三中“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分)
(4)根据材料四说明孙中山反对世界主义的理由。此时,孙中山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有何重大动作?(4分)


参考答案:(26分)⑴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近代民族民主国家;启蒙运动促进了西欧的思想解放。(6分)
区别:19世纪中期前,民族主义是人民主权和争取民族独立与富强;19世纪后期起民族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对外侵略和争霸的工具。(4分)
⑵民族情绪:忧国、救国。(2分)?
影响: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救亡图存;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4分)
(3)以三民主义为指导,以实现民族独立和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标;推翻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近代民族国家;提出五族共和、民族平等的观念;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6分,任答3点)
(4)世界主义是帝国主义为遏制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提出的;中国还没有实现民族独立。(2分)
动作: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关于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B.提出了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印度独立的主张
C.在孟买发生了十多万工人的政治总罢工
D.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不属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非暴力的信仰不仅圣人应当采用,就是一般普通人也应当采用。非暴力是人类的法则,正如暴力是野兽的法则一样。
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强大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
——甘地言论(转引自《资产阶级政治家关于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言论选录》)
【材料二】? 1919年3月的《罗拉特法案》准许政府不经审判就能拘押宣传鼓动者,授权法官不用陪审团即可判案。甘地组织了一次消极抵抗和不合作运动,来进行回击。在随后发生的骚乱中,英国将军戴尔制造了1919年4月13日臭名昭著的“阿姆利则血案”。
1920年9月,他们(甘地)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不合作运动。1922年2月4日,动乱达到了顶点,当时,起义的农民进攻了乔里乔拉地方警察局,杀死了22名警察。大为震惊的甘地立即命令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甘地的伟大人格几乎是举世公认。他具有赤诚的爱国热诚,崇高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的执著信念,坚强的意志;他不分贵贱善恶一视同仁,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
爱因斯坦:我们的下代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曾经活生生的出现过这样的人。——徐友珍《甘地传》
请回答:
(1)最能体现甘地思想的是哪则材料?简述理由。(2分)
(2)哪则材料是对甘地的评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评价甘地的?(2分)
(3)如果要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上述材料中哪些更有帮助?为什么?(2分)
(4)概述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及其主要事迹。(4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一。理由:这是甘地自己的著述,对他所主张的思想阐述得更清楚、全面。(2分)
(2)材料三。甘地创立了独特的非暴力主义思想,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民族独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印度的民族英雄,也是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伟人。(言之成理即可2分)
(3)材料一、二能了解运动的思想根源,材料二能了解运动的背景和过程。(2分)
(4)目标:争取印度的民族自治。(1分)主要事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手纺车运动(土布运动)、食盐运动、绝食祈祷等。(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史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要求,是作者本人的著作,最能体现作者本人思想,其他人的著作可以作为补充和借鉴。
(2)根据“甘地的伟大人格几乎是举世公认。他具有赤诚的爱国热诚,崇高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的执著信念,坚强的意志;他不分贵贱善恶一视同仁,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可以判断出哪则材料是对甘地的评价。结合材料信息,对其的评价可以从争取印度民族独立、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伟人等角度说明。
(3)根据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即可判断出材料一、二能了解运动的思想根源,材料二能了解运动的背景和过程。
(4)根据教材的原文内容,即可作答。目标:争取印度的民族自治。主要事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手纺车运动、食盐运动、绝食祈祷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导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和凯末尔革命一败一成的原因主要在于?
[? ]
A.?领导者能力不同?
B.领导阶级不同?
C.社会基础不同?
D.社会性质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