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6-21 02:54: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李凡同学学习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的历史后,写了评价式学习报告。下列学习报告的标题准确的是
A.《百家争鸣:中国科技繁荣的见证》
B.《独尊儒术:秦汉统一的思想保障》
C.《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单一文化体制》
D.《儒家思想: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的认识。百家争鸣主要是中国古代思想繁荣的见证,故A 不合题意;秦朝时候奉行法家思想,故B错误;宋明理学是儒学吸收佛、道的思想发展而来的新儒学,故C不合题意;儒家思想自春秋战国形成以后,不断吸收其他学派及佛、道等有益的内容,不断发展,内容博大精深,占据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地位,影响深远。所以应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B.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C.石油工业迅速发展
D.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在二战后都进入了战后经济恢复发展阶段,各国都适时的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使本国经济更能适应战后经济发展的需要。B符合题意。A包含在B内容中。东亚和东南亚都不是重要的产油国家,不可能迅速发展石油工业。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在战后都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可能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C、D可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积极参加和主持APEC活动,是为了
[? ]
A.加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间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博尔济吉特·琦善(1790年—1854年)鸦片战争期间接替林则徐担任两广总督,处理与英国有关事务。后人对于琦善的评价呈现多元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关系,在军事方面,无可称赞,亦无可责备。在外交方面,他实在是远超时人,因为他审察中外强弱的形势和权衡利害的轻重,远在时人之上。
——摘自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1931年)
材料二?当时人的描述和后来研究者给琦善罗列的四大罪名是:一、主张弛禁,成为清王朝内部弛禁派的首领,破坏禁烟。二、英舰队到达大沽口外时,乘机打击禁烟领袖林则徐,主张投降。三、主持广东中英谈判期间,不事战守,虎门危急时又拒不派援,致使战事失败,关天培战死。四、私自割让香港予英国。核心就是:卖国罪名。
——摘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三?蒋廷黻研究琦善,其目的是研究近代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政策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肯定琦善,是为了借此抒发自己心中的一个信念:帝国主义这种现象是“国际积势”导致的,要真正战胜帝国主义,方法不是除了抵抗,什么建设也不做,而是应该了解这种“积势”,并利用它去寻找中国的出路。
——摘自蔡乐苏、尹媛萍《反抗帝国主义的另一条道路:论蒋廷黻的琦善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作者对琦善的态度及其依据。(8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蒋廷黻研究琦善的原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7分)


参考答案:
(1)肯定(2分):琦善外交审时度势,远超时人;(2分)否定(2分):琦善鸦片战争中卖国。(2分)
(2)原因:借助对琦善的研究阐述自己的反帝救国主张。(3分)因素:个人的认识、时代背景、研究者的立场等。(4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史实阅读能力。分析材料一依据“在外交方面,他实在是远超时人,因为他审察中外强弱的形势和权衡利害的轻重,远在时人之上。”可知作者对琦善持肯定的态度,分析材料二依据“当时人的描述和后来研究者给琦善罗列的四大罪名”“核心就是:卖国罪名。”可知作者对琦善持否定的态度。
(2)本题考查学生史料的解读能力。依据材料三“蒋廷黻研究琦善,其目的是研究近代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政策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可判断蒋廷黻研究琦善的原因是:借助对琦善的研究阐述自己的反帝救国主张。第二小问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从个人的认识、时代背景、研究者的立场等角度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苏格拉底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下面有关苏格拉底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身这一命题上
B.他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C.认为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
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苏格拉底不是智者学派人物,他发展了智者学派的观点。要求理解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C是智者学派的观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