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1 02:54: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初期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导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各国空前发展
B.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帅社会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的形成
D.使世界经济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逆向选择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世界经济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60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议讲话中说:“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这表明毛泽东?
A.公开承认了“大跃进”的失误
B.从根本认识到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C.有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初步设想
D.要求全党贯彻落实“八字方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 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规律”等信息可知毛泽东认识到当时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有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初步设想,故C项正确;A项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后来毛泽东发动了“文革”可知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八字方针”调整时间是1960年9月才正式提出来,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建国之初,由于财政支出庞大,人民政府不得不多发纸币,这就势必刺激物价上涨。这时投机资本家乘机兴风作浪,一方面拒绝使用人民币,从事银元的投机买卖;一方面大量囤积居奇,导致物价上涨。上海的粮食、棉纱等产品有时每天以20%—30%的幅度猛涨。为了走出这一困境,新中国政府开展了?
A.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
B.“三反”、“五反”运动
C.土地改革、互助合作运动
D.“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2年,欧洲人迎来了“欧元时代”,3亿多欧洲人开始用上新货币欧元(EURO)。这里“欧洲人”的范畴是指? (? )
A.欧洲联盟
B.欧洲各国人民
C.欧洲共同体
D.西欧各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欧元的适用范围是欧盟成员国。但注意不是所有欧盟成员国都使用欧元,比方英国就依然使用英镑。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为19世纪80年代清某一机构的结构及大致分工,据此判断该机构是:

A.军机处
B.内阁
C.总理衙门
D.外交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