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8:17:23
1、判断题 材料一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冲突
……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
材料二: 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材料三: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指哪些冲突?(举二例即可),《舒曼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什么?(5分)
(2)根据材料二,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材料三说美国遇到了“竞争”和“挑战”?(4分)
参考答案:
(1)普法战争,一战、二战中的法德冲突。(2分)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分)防止法德之间再次爆发战争,逐步使欧洲走向统一。(2分)?
(2)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2分)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2分)?
(3)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许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构成挑战。(2分)西欧国家和日本开始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运动期间
C.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D.杂交水稻推广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近代无锡农村的一户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里,最可能出现的洋货是
A咖啡? B面包? C洋酒? D洋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3分)1958年我国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到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在此期间,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进行改革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单位。他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直接组织生产,组织收益的分配。这种制度定下来以后,至少30年不变。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大牲畜、农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生产队有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种植,决定增产措施。在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农副产品交售任务的前提下,生产队经营所得的产品和现金,在全队范围内进行分配。
——摘自《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
材料二?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附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就不要搞包产到户。这些地方领导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如何把集体经济进一步加以巩固和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1983年1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国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政策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4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有何进展?据材料二,指出在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4分)
(3)据材料三,分析中央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图。综合上述材料,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说说你得到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
(1)政策: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长期不变;主要生产资料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有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3分)
主要原因:“左”倾错误造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巨大破坏。(1分)
(2)进展:突破了生产队集中统一的经营方式(或在生产队领导下可实行包产到户);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2分)
不足:只在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推广包产到户;对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制的认识仍存在分歧(或包产到户仍受姓“社”姓“资”的束缚)。(2分)
(3)意图:解决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推动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正确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向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3分)
认识: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水平;要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分)
本题解析: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概括主旨能力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关键把握生产队作为一个最基层生产经营主体,它具有作为基本核算单位长期不变,拥有主要生产资料归,有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上述实际是八字方针中调整的内容,给予生产队的自主权,恢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导致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造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概括主旨能力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进展表现在生产队集中统一的经营方式进一步下放,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从材料二可知,受思想认识的限制,在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不足,推广包产到户地区的限,对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制的认识仍存在分歧,心存疑虑。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三可分析出中央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图,解决原体制的弊端,推动发展新型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向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的对比,说明既要注重调整经济体制使之适应生产力的水平,也要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55年,在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1)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4分)
(2)根据所学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含哪些内容?(6分)
(3)简要说明万隆会议对当时的中国外交起了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1)(4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2)(6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
(3)(4分)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第(1)问考查“求同存异”的内容,从材料中总结即可。第(2)问考查“求同存异”的背景及作用。结合所学可知在会议进程受到阻碍时,“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会议最终取得圆满成功。第(3)问万隆会议之后,中国与亚非更多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