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7:03:06
1、判断题 武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口直接对外贸易额与位次(引自陈锋《汉口发展与张之洞督鄂》)
年?份 | 进出口额(两) | 占全国 |
1867 | 522342 | 0.41 |
1868 | 1398115 | 0.89 |
1869 | 1266253 | 0.83 |
1870 | 2290335 | 1.69 |
1871 | 3675409 | 2.36 |
1872 | 4075196 | 2.52 |
1873 | 4421536 | 2.86 |
1874 | 5258811 | 3.96 |
1875 | 5761239 | 4.15 |
1876 | 7271451 | 4.75 |
参考答案: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汉口对外贸易额和占全国比例逐年增加。(2分)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汉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受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冲击,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4分,如学生从洋务运动角度作答可酌情给分)(2)铁路处于内地不会被殖民者利用作为侵略中国工具;有利于沿线经济发展;有利于运兵保卫统治中心、镇压人民反抗;有利于南粮北运;有利于沟通中部和西部;有利于中国与世界的交往。(4分,任意答出四个要点要即可)(3)武汉长江大桥(2分)
本题解析:
本题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同时又跟热点中部崛起有重大联系。
(1)第一问由材料即可得出汉口对外贸易额逐年增加。第二问从材料中可知时间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此可以判断汉口已经被辟为通商口岸;或者从材料出处可看出于张之洞兴办洋务有关。
(2)据材料二、三归纳得出。
(3)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成果。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3分)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2)上面两幅图片说明国际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20世纪50—70年代的有关史实说明。(6分)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试从经济的角度说明“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的道理。(6分)
参考答案:
(1)A:杜鲁门主义;B:经济互助委员会;C:华约组织。(3分)
(2)格局变化: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2分)史实: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经济实力大增,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不结盟运动的兴起。(4分)
(3)经济多极化有利于制止战争;经济全球化制约战争;经济发展才能解决难民流动等影响稳定的问题。(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小农经济不能顺应世界经济潮流
B.中国闭关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锁国政策被打破,外国商品大量倾销
C.外国商品质优价廉,深受中国人喜爱
D.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政府官员非常恐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材料四: 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 摘自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法”的职能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何区别?(4分)
(2)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2分)
(3)据材料四概括当前我国的治国方略,并指出其关系。(3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一主要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材料二的法主要在于调节经济关系(商业和贸易关系)。
(2)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审判原则。(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4)作用:保障公民权利;促进民主发展;规范人们行为;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国家政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任答3点即可得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1)问,根据材料回答中国古代法律和罗马法的职能,需要紧扣材料,如关键信息:“法者,王之本也”。“工业和贸易方面”,一个在政治;一个在经济。第(2)问,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联系现实的能力,阅读材料信息,结合社会现行的法律制度和原则,分析古罗马的影响即可。如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审判原则。第(3)问,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及归纳分析的能力,解题时需要注意结合中国的法制建设成就组织答案即可,如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第(4)问,解题时要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解题时要注意从保障权利、促进民主发展、规范人们行为等方面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最早受到冲击的地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