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04 07:03: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对中国自然经济起解体作用的主要因素(?)
A.外国工业品的倾销
B.五处通商口岸的开放
C.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D.外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说明划分的依据主要是从动力的角度思考的。故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并没有得到重用,其主要原因是(?)
A.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B.法家思想影响大
C.儒家思想不适合当时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D.法家主张实行“法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A、D两项只是分别介绍了两家的核心主张,并不是原因;B选项不正确,儒家思想在当时影响也很大,有“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之说,所以影响大或者小不是得到重用与否的主要原因。一种思想或者主张是否能得到统治者赏识或中用,关键是看这种思想或主张是否符合统治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儒家思想的“仁”、“德”不利于争霸,因而不会得到重用。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如果一对父母在小孩子偷了东西的时候,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他们可能会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的糊涂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误并非本性造成的,而是环境不好,应该择善而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通过“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下列没有体现和谐思想的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察中国古代有关和谐的思想:人与社会的统一,人和自然的统一。D选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英国对华进行鸦片贸易的直接动机是
A.改变对华贸易状况
B.把中国变成其鸦片销售市场
C.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D.制造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目的是掠夺中国财富,获取利润,但在正当贸易中,英国却处于入超状况,为扭转这一现象,英国便对华输出鸦片,故正确答案是A。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