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1:43:56
1、判断题 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信息“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类洋货” 说明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 说明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说明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因此ABD理解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8广东卷,文科基础,35)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
①对付苏联威胁?②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③抵消美国优势?④准备武装解放东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强烈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以及苏联的威胁,从而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②④不符合事实。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观察下面嘉庆、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区家庭规模户均人口比较表(部分)。
时间?省区 | 直隶 | 山东 | 山西 | 浙江 | 江西 |
嘉庆二十五年(1820) | 5.67 | 6.91 | 6.83 | 6.08 | 5.73 |
宣统三年(1911) | 5.15 | 5.49 | 4.82 | 4.25 | 4.94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分析探讨问题的能力,题干反映的信息是嘉庆、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区家庭规模户均人口数减少,结合所学可知而这一时期全国人口总数是上升的,可知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在于全国户口总数的增加,这必然是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原有家庭中独立出来,故B项正确;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D两项与题干现象无关,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孔子认为教育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这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启发诱导式教学是指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不是填鸭式的教学,而材料中反映的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不再只是贵族,平民子弟也可以接受教育,所以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1)史料研习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按照立法、行政、司法
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请回答:
①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
②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③文中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注:以上答案均要直接摘抄文中的语句。
(2)理论指导
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请回答: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开创人民民主政治新局面的?
(3)问题研讨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国家陷入崩溃的边缘。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
(4)社会调查
调查见证人,了解、感受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成就。请自拟一个题目并说明调查的目的。
①调查题目:
②调查目的:
参考答案:(1)①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②实行责任内阁制。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可从以下几点考虑: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要反对个人崇拜等。(言之成理即可)
(4)符合题意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以一种新颖的形式考查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第(1)问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知识依托,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第(2)问考查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第(3)问考查学生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这是一道理论性和现实意义都比较强的问题,言之成理即可;第(4)问属于探究型试题,考查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