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5-28 21:43: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信息“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类洋货” 说明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 说明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说明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因此ABD理解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8广东卷,文科基础,35)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
①对付苏联威胁?②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③抵消美国优势?④准备武装解放东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强烈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以及苏联的威胁,从而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②④不符合事实。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观察下面嘉庆、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区家庭规模户均人口比较表(部分)。

时间?省区
直隶
山东
山西
浙江
江西
嘉庆二十五年(1820)
5.67
6.91
6.83
6.08
5.73
宣统三年(1911)
5.15
5.49
4.82
4.25
4.94
关于表1中变化的主要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
C.国家政治局势变动的影响? D.近代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传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分析探讨问题的能力,题干反映的信息是嘉庆、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区家庭规模户均人口数减少,结合所学可知而这一时期全国人口总数是上升的,可知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在于全国户口总数的增加,这必然是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原有家庭中独立出来,故B项正确;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D两项与题干现象无关,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孔子认为教育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这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启发诱导式教学是指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不是填鸭式的教学,而材料中反映的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不再只是贵族,平民子弟也可以接受教育,所以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1)史料研习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按照立法、行政、司法
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请回答:
①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
②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③文中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注:以上答案均要直接摘抄文中的语句。
(2)理论指导
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请回答: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开创人民民主政治新局面的?
(3)问题研讨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国家陷入崩溃的边缘。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
(4)社会调查
调查见证人,了解、感受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成就。请自拟一个题目并说明调查的目的。
①调查题目:
②调查目的:


参考答案:(1)①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②实行责任内阁制。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可从以下几点考虑: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要反对个人崇拜等。(言之成理即可)
(4)符合题意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以一种新颖的形式考查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第(1)问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知识依托,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第(2)问考查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第(3)问考查学生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这是一道理论性和现实意义都比较强的问题,言之成理即可;第(4)问属于探究型试题,考查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