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21:43:56
1、判断题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较长时段经济发展曲线图,对两个高峰期出现的原因解读准确的是
A.有利的国际环境
B.社会制度的改变
C.中国政府的支持
D.“实业救国”的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图片内容可以看出第一次是在1912年这是中华民国成立时期政府推动的结果,第二次是在50年代初当时政府允许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以二者主要的是都是政府的推动,正确的是C项,BDA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儒家思想闪烁着民本思想的火花。下列思想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德治民?②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民贵君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民本思想”的含义。①是孔子的德治思想,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②是荀子君舟民水的思想,是属于民本思想;③是董仲舒文化大一统的思想,无法体现民本思想;④是孟子的思主张,是民本思想的体现。故正确选为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谷雨前,先种棉;谷雨后,种瓜豆”。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 ②二十四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 ③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 ④这些谚语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完全确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科学性因此。因此①④正确,故选C。
点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天文学领域的代表性的成就。他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小农经济的基本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该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以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下列相关认识,符合史实的是
A.第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B.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干扰
D.第五届人大期间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9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国务院提出法律草案66 个,制定行政法规197个,依法行政状况有所改善。这说明我国
A.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加快了民主化进程
C.把建设法治国家列入宪法
D.开始进入法制社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叙述的依法行政状况有所改善,展现了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所以B正确,AC时间不对D“开始”与题目时间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