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三)

时间:2019-05-28 04:30: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一些网友在盘点2010年娱乐圈“雷”人“雷”事时,挑出新版电视剧《三国》许多雷人台词,其中包括刘备参加会盟时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网友调侃称:“原作者应该穿越回去索取版权费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出自                                                   
A.顾炎武的《日知录》
B.王夫之的《周易外传》
C.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D.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最不相符是(   )
A.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B.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C.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D.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将儒家思想与封建君主专制牢固结合起来。ACD都反映了忠君思想,符合儒家的倡导。曹操“宁愿我对不起天下人,别教天下人负我”不符合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主张,所以B说法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孔子兴办私学的主要作用是(   )
A.儒家成为统治思想
B.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
C.促进“百家争鸣”出现
D.五经成为教育传统课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与此观点最接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陆九渊
C.李贽
D.顾炎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意思是不断积累以后才是高超的,尽善尽美以后才是圣明的。这与李贽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观点是一致的。所以本题选C,A、B、D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李贽。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权威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明末李贽提出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儒家思想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因此选C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