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时间:2019-05-28 04:30: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应该是最早的言论,而明清时期顾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应该是最晚的言论。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著名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一种学说,主张“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胳、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而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学派的思想主张。结合选项分析,只有 D.老子
,属于道家学派。故,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是(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
C.李贽的《焚书》《藏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一位儒学大师”、“最早万恶最深”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思想家的影响。根据教材相关知识,黄宗羲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梁启超是近代维新思想家,结合本题梁启超评价的这部书应是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AB属于儒家思想范畴,排除;C.李贽的《焚书》《藏书》,李贽的思想仅仅停留在反正统,还没有上升到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大胆批判,排除C。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黄宗羲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汉代“独尊儒术”和秦代“焚书禁学”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汉代重在“尊”,秦代重在“禁”,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都是
A.文化氛围由活跃转为沉闷
B.文化内容由宽容转向专制
C.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空间
D.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作法使春秋战国时期生动活跃的文化氛围转为死气沉沉,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汉武帝时期虽然实行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不是所有的除了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都消亡了,而是不再是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学成了正统思想,所以C项是汉代文化局面。其实无论是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政治上的统一,所以D项说法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汉武帝实行“举贤良对策”的主要目的在于
A.缓和阶级矛盾
B.消除王国威胁
C.巩固封建统治
D.平定边境冲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汉武帝为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采取了“举贤良对策”的措施,目的是解决当时西汉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问题,并没有具体到每一个方面,题中的四项内容具有包容关系,A、B、D三项都是当时巩固封建统治所应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