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5-28 03:11: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著名诗人艾青的诗作《蝉的歌》中所蕴含的意境与国家的“双百方针”十分契合,但却在当时遭到严厉地批判,甚至被诬蔑为“反动文人”,这是因为(?)
A.民主革命斗争的需要
B.“双百方针”已经不适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C.文化大革命将学术问题异化
D.《蝉的歌》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思想



2、判断题  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1955年万隆会议
B.1956年铁托、纳赛尔和尼赫鲁的会谈
C.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
D.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



3、判断题  有学者描述近代中国经济状况时说“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
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上述表述理解准确的是
A.形成了有层次的南北经济差异分布带
B.反映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别
C.出现了农牧工彼此封闭相互排斥状态
D.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决定了经济分工



4、判断题  一位同学查阅1970年某份老报纸时看到以下报道:“在过去的十年里,口口口政策已在国际生活中得到了有力的确认,因为它在人类处于灾难的边缘的时候指出了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必须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该报道中的“□□□”部分字迹不清,它最有可能是
A.全球化
B.冷对抗
C.不结盟
D.争霸权



5、判断题  千百年来,有人崇拜孔子,有人批判孔子。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同时代,对儒家学说有着不同的继承和发挥。根据材料,解答相关问题。(10分)

(1)据材料一回答:孔子周游列国宣扬了哪些政治主张?(1分)孔子讲学杏坛,从礼、乐、射、御、书、数等方面培养学生,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教育思想?(1分)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的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一一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依据材料二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2分)
材料三 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他进一步继承儒家思想,提出“塞兼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利用《左传》中提出的民为“神之主”和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命题,指出君主是“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的大害。
(3)董仲舒和黄宗羲都继承了先秦儒家思想,也进行了发挥。从材料四来看,他们分别继承了哪些不同的内容?(2分)他们的发挥又有何不同?(2分)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于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一一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4)依据材料四说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的。(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