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28 03:11: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6分)1840年以来,经济现代化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一个重大目标。
材料一? 1864年,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⑴ 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外国利器”和“制器之器”的涵义。(2分)简述该认识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4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张謇创办南通大生纱厂。他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是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这就是号称儒者应尽的本分,我知道我们政府,绝无希望,只有我自己在可能范围内,得尺得寸,尽可能的心而已。”
⑵ 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我国经济现代化的特点。(4分)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真正干起来是1980年。81、82、83这三年,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84年重点转入城市改革。”他进而号召:“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⑶ 结合所学,列举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的重要举措。(6分)


参考答案:(16分)
⑴“外国利器”:指西方以“坚船利炮”为代表的军事武器。(1分)“制器之器”:指西方的机器生产。(1分)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推动了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推动了近代教育学堂的创办;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1点2分,2点即可得4分)
⑵ 特点:民间投资增多;轻工业为主;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重视解决民生问题;经济发展环境相对宽松。(1点2分,2点即可得4分)
⑶ 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城市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2分)
20世纪90年代: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外国利器”只能回答成先进的军事技术之类的,强调的是军事方面的先进技术。“外国利器”的器主要是特指军事上使用“武器“。“制器之器”就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就是指机器制造业。用机器进行从事工农业的生产。该认识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既要答积极影响,又要答消极影响,因为这个认识既有正确的一面又有错误的一面。西方先进的根源并不是利器而是制度。
(2)材料二重点提到了一个典型的例子“19世纪末,张謇创办南通大生纱厂”,而要求回答“19世纪末我国经济现代化的特点”其实就是回答19世纪末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例如,轻工业为主;政府为了赔款放松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经济发展环境相对宽松。从材料“这就是号称儒者应尽的本分”也可以得出“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答案要点。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的重要举措就是要回答:20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的改革措施、城市改革措施和20世纪九十年代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的改革措施是回答“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世纪八十年代城市改革措施是回答“城市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国有企业改革,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分配方式。20世纪九十年代的措施当然是回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关于环境和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指出:“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按照本国的能力,广泛适用预防措施。遇有严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不得以缺乏科学充分确实证据为理由,延迟采取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防止环境恶化。”(?) 


A.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B.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经济全球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变为行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使我第一个企业(指1920年创办的鸿生火柴厂)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刘鸿生所说的“爱国运动”指的是
A.北伐战争
B.工人掀起罢工风潮
C.反对儒家文化中的糟粕
D.“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国内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促进了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图是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大成殿门额题的匾,显示出后代帝王对孔子这位圣哲先
师的尊崇。该匾主要是表彰孔子对中国()

A.政治思想的贡献
B.伦理道德的贡献
C.哲学思想的贡献
D.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得知该匾主要是表彰孔
子对中国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秦、隋、元三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共同原因是
①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国家统一
②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③完成统一的政权,经济军事力量强大
④统治者具有雄才大略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元朝是蒙古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其军事力量固然强大,但其政治、经济、文化却是落后的,故应排除③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