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05-22 08:22: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与这首诗的观点最相符的是
A.天人感应
B.心外无理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心学的理解。“万物根源总在心” 意思是说万物本原在于自己的心,由此可判断是心学, B项是心学的重要命题,故选C。A项是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思想,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C项是程朱理学求理的方法,它正是陆王心学所反对的;D项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强调做学问要关注现实,解决现实问题。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本题要结合哲理诗的中心句和关键字“心”。其它选项结合所学观点的基本含义来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明李贽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来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主旨是(    )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B.主张理性独立思考
C.发展经世致用之学
D.极力推崇程朱理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李贽的思想,他批判程朱理学,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因此排除A、D两项;经世致用是顾炎武的主要思想,因此排除C项;综上所述,本题只有B项符合题意,因为根据材料中的“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说明李贽的主张是不以孔子的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判断,即主张理性独立思想。
考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的思想主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材料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分析能力,理清李贽的具体主张,明确他批判的是儒学的正统地位,强调理性独立思考,注意采用排除法。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1883年德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布工伤赔偿法,1889年又实行老年与病残强制保险法。这一系列社会保障立法影响巨大,紧接其后,一系列的欧洲国家,如英国、奥地利、丹麦、挪威、芬兰、意大利、法国、瑞典等国家的社会保障立法都纷纷出台,有些美洲国家亦接踵而起。这是社会保障制度空前迅速发展的时期。
——任一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概要》
材料三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为中国近代社会立法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社会保险的理念已经传入中国,政府劳工立法中也已出现“劳动保险”的概念及有关劳工保障的条款;从国民政府建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是中国近代社会立法的发展阶段,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颁行有《慈善团体监督法》《救灾准备金法》《强制劳工保险法草案》等法规,这表明当时的社会立法已开始迈上了现代化门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以国民政府社会部的成立为转折点,中国近代社会立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民政府颁布了《社会救济法》《职工福利金条例》等社会立法,并最终确立了《社会保险法原则》,为构筑中国近代社会保障法制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
——《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研究(1912-1949)》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张(2分)。结合孔子的儒家思想分析其社会作用(4分)。
(2)对比以上三则材料,指出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的显著不同(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保障立法不断发展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主张: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2分)
作用:体现了“仁”的思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体现了“礼”的思想,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4分)
(2)不同:材料一:施救济,非制度化;材料二、三:进行社会保障立法,制度化。
原因:对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思想的批判继承;对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学习借鉴;中国近代化发展所带来社会问题的突显;社会经济发展、民主政治进步、思想观念解放等的推动;政府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重视并不断推进社会保障立法。(任答三点给8分,两点给5分,一点给2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及对孔子思想的掌握。依据材料“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回答第二小问。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首先分析材料而三的主张,再结合材料一点主张,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不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保障立法不断发展的原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的思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保障;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经济的发展变化?社会保障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李贽对下列发生的事执反对意见的是(   )
①对中国民间的四大爱情悲剧(梁祝、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的主人翁的遭遇愤愤不平
②对孔子的盲目祟拜
③对道学家的虚伪“阳为道学,阳为猪狗”
④武则天以女性身份当皇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李贽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含有②③的选项符合题意,①④则是李贽所主张的,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理学体系建立于何时(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