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06:15:06
1、选择题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他还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对“理”的阐述
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 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
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 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选择题 佛教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始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魏晋时期
3、选择题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
B.礼治为先
C.立法并重
D.仁政思想
4、选择题 理学体系建立于何时(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5、选择题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见于《古文尚书·五子之歌》,这是史书中最早记载民(百姓)是立国之根本的思想。与这一思想不一致的是( )
A.朱熹“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本也”
B.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