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3-16 07:08: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关于孔子,朱熹,王阳明,黄宗羲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他们的学说都以“仁”为核心
B.他们的学说之间有继承与发展关系
C.黄宗羲全面批判前三人的思想
D.他们的学说都表达人文主义要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传统主流思想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明末清初思想家批判正统儒学(理学),但他们是对传统儒学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他们本身也是儒家思想家,他们批判君主专制,提倡“人民为主”,但并不主张废除封建制度。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C.礼乐与法制并举
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足以表明吕不韦是在想融合诸子百家思想,发挥各自的思想的长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赤壁赋》中云:“盖将自其变者面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老夏戏之,则物写我皆无尽也”。这一观点与下列思想家对应一致的是                 
A.老子
B.荀子
C.陆九渊
D.朱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孟子被称为“亚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
A.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B.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
C.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D.十分崇拜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把孔子的仁的思想和政治相结合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地位颇高被后人追奉为亚圣,所以选B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孟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