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在线测试(2018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8-10-17 01:24: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人们往往以历史阶段特征或呈现的显著现象来划分历史时期。以下曾被一些学者誉为“武士与思想家的时代”的是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先秦阶段知识的整体把握和认识,春秋时期,分封制崩溃,出现春秋五霸的争霸战争,同时,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中,在思想上出现了诸如儒家,道家,墨家等“百家争鸣”的现象,即“武士与思想家的时代”,所以,答案为东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权威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明末李贽提出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儒家思想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因此选C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儒家思想产生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孔子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时期“孔子的学说”为什么“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
(3分)
材料二 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樊树志《国史概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5分)
材料三 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犊,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
——《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李贽的思想主张,说明“其书可毁”的理由。分析统治者“毁书存目”的主要目的。(5分)


参考答案:
(1)董仲舒大力改造儒家思想;他提出了君权神授、儒学独尊和大一统的思想;这适应了当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3分)
(2)努力:重新解释经典,使理学普及化;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2分)
社会条件: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私学的发展。 (3分)
(3)理由:李贽主张“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3分)
目的:防止反传统思想的传播,加强思想控制;深曝其罪,警示后人。(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汉武帝时期“孔子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可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孔子的学说”有什么新发展,二是当时的统治者有什么新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联系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来分析,可得出董仲舒大力改造儒家思想;他提出了君权神授、儒学独尊和大一统的思想;这适应了当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来归纳即可,从“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的信息,可概括出重新解释经典,使理学普及化;从“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的信息,可概括出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第二小问条件联系所学,可抓住宋代的时代特征,可从印刷术的发展、私学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等角度来分析。
(3)第一小问理由依据李贽反正统的思想主张来说明即可,联系所学可知,李贽主张“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这些思想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第二小问主要目的从统治者的角度来思考,可得出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治;另外还可从材料三中“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的信息,可以看出目的之一还在于深曝其罪,警示后人。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约束,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孔子和苏格拉底基本主张,并指出他们思想的相通之处。(4分)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与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相似背景。(2分)
(3)结合材料三、四,依据时代背景分析孟德斯鸠的思想与黄宗羲相比有何进步之处。(4分)


参考答案:
(1)基本主张:孔子:以德治民;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相通之处:强调伦理道德。
(2)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孟德斯鸠:分权与制衡。(2分)相似的背景:封建君主专制强化;资本主义萌芽或发展。(2分)
(3)进步之处:孟德斯鸠在批判封建专制统治的同时,侧重于提出资产阶级政治蓝图的设想。而黄宗羲则侧重于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本身,并未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构想。(4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可以理解为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由此可以得出孔子主张以德治民。材料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可以概括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学生应注意同一时代的不同地区人物之间的对比。通过比较可知二者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都希望用道德来规范社会。
(2)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依据材料三“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其反对君主专制;孟德斯鸠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根据材料四“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约束,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可知为分权,“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可知为权力制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与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相似背景。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的客观反映,因此可从政治和经济两大方面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他们所处的时代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因素产生和发展;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3)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事物的能力,实际上是比较中西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因此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物质基础薄弱,再加上封建专制的强化,因此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没有提出对未来社会的构想;而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前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启蒙运动作了思想基础,因而对封建主义的批判更加猛烈,并提出资产阶级政治蓝图的设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和早期儒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蒙昧中的觉醒·苏格拉底的智慧;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理性与自由的启蒙·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说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代前期的“台阁体”诗歌紧密结合理学,反映上层官僚的审美情趣。明代后期,出现了倡导个性自由,要求摆脱礼教束缚的诗歌。下列与明朝诗风转变存在关联的是
A.专制制度削弱
B.心学影响扩大
C.西学东渐
D.商品经济繁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文学下移的趋势,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主要是明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繁荣推动的,所以本题答案选D项。A项本身说法错误,B和C与文学下移没有关联。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明代文学下移。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