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1 06:51:01
1、选择题 《汉书·艺文志》称先秦某一学派“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而不知别亲疏。”这一学派应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而不知别亲疏。”可以看出这个学派崇尚节俭,主张兼爱。因此为墨家思想。故选D。儒家主张仁政,德治;B项主张无为;C项主张变法革新,反对厚古非今。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是一副“光盘”行动的宣传画,下列人物会对该画大力宣传的是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画中的“光盘”行动寓意为勤俭节约,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节用节葬,所以漫画体现了墨子的观点,所以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墨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康熙帝曾为一位思想家撰写一幅对联:“集大成而绍千百年绝传之学,启愚蒙而定亿万世遗承之规”。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朱熹理学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材料中对联说的是魏晋隋唐时期佛教道教鼎盛,儒学衰微,而以朱熹为集大成者的宋明理学重新确立了儒家在后期封建社会近千年的统治地位。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权威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明末李贽提出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儒家思想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因此选C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可以得出,形成的是经世致用思想;B、C、D与材料不符,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的离经叛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