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商业的发展》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二)

时间:2017-11-10 14:23: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采取过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历史证明,主动融入世界,才是中华民族振兴之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古代管理对外贸易机构)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迹象。……据记载,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十个,其中宋代海船直接到达的有二十多个。……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材料二? 1757年,清政府以“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下令关闭宁波、厦门和松江三港的海关,只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又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商不准在广州过冬;外商必须在政府指定的商馆中经营;商、民不得向外商借贷,不准为外商打探商业行情或受雇于外商。
——张九渊《中国经济史概论》
材料三?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及这一政策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政策长期实行的经济根源及影响。(10分)
(3)3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6分)

措施
典型代表
意义
建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珠海特区等


青岛、大连等
有力的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市场的原因。(6分)



2、判断题  (36分)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至10月举行。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某同学参观了世博会并对世博的历史进行了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活动一:参观“城市足迹馆”
(1)《清明上河图》展示了宋代都城的街市。请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的发展对宋代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荷兰人从葡萄牙和西班牙那里装载香料、丝绸和黄金,然后把它们运销到欧洲各地。16世纪末,他们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海运贸易。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
1581年7月26日,来自荷兰各起义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郑重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1588年,在奥兰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
摘编自《大国崛起》
(2)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还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活动二:探究世博历史
187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被称为“美国独立百年展览会”,在这届世博会上有一件特殊的展品——“自由女神像”。这是为了纪念美国独立100周看而精心准备的,女神像头戴象征七大洲的冠冕,左手执《独立宣言》
(3)《独立宣言》表达了什么思想?在美国历史上起了怎样的作用?(10分)
(4)2001年5月,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闭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请函。结合图片分析上海申清世博会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6年到2001年上海经济发展的因素。(10分)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政治史表明国家的军事力量逐步衰落,但这仍是制度和文化有重要发展的时期。隐藏在这一发展后面的是中国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者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一迅速的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并产生出直至19世纪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在宋代,商业资本不但继续发挥其愁迁百物、畅通货币的作用,而且它更直接进入生产领域。对产品的包买和预付定钱,显然是有利于生产的。这种商品货币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一定能萌生出来。历史的发展毕竟是曲折的。一方面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商业资本在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一部分货币转化为土地;另一方面,封建国家垄断性专利制度,也是商业资本推进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严重阻力,所以商业资本在宋代并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它的积极作用也就非常有限了。
——邓广铭、漆侠《宋史专题课》
材料三 “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商业革命”有什么依据?(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商业资本在宋代没有更进一步发展”的原因。(4分)
(3)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商业革命的历史地位的认识有何不同?(4分)选择你同意的观点并概括理由。(3分)



4、判断题  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传统的“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反映了?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自然经济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社会流动频繁
D.政府的赋税改革松弛了人身控制



5、判断题  中国古代货币史研究者认为:唐初“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为以后历代铸币提供了范式。这一范式的含义是?(?)
A.以铜为主要材料
B.不再标明重量
C.采用圆形方孔形状
D.以皇帝年号命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