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11-05 18:40: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了多处粟的遗存,还出土了一批幼体猪骨,这不能说明的是
A.黄河流域是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源地之一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C.我国北方以粟为主要农作物
D.当时已经出现了家畜饲养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了多处粟的遗存”,说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源地之一,粟是我国北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出土了一批幼体猪骨”,反映了当时已经出现了家畜饲养业。水稻种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
点评:大约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经过先民创造性的劳动,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与总结,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生产组织的小型化,中国农耕文明首先在中原地区达到很高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小农一般只要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即可养“数口之家”。其宣扬的是
A.回归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
B.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优点
C.地主阶级以民为本的思想
D.土地数量决定生活质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孟子”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是战国时期,所体现的是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0年,是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的举办之年,也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上海成为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分)
(2)上海是鸦片战争后最早被迫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也见证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请写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上海的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名称。(2分)
(3)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获得了一次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促成此次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分)
(4)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状况。(1分)
(5)20世纪90年代,上海迎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1分)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你认为会对江苏带来什么积极的影响?(1分)


参考答案:
(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分)
(2)上海发昌机器厂(2分)
(3)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欧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爱国运动推动(任答一点1分,共3分)
(4)发展较快(1分)
(5)上海浦东开发。(1分)?会带动江苏省经济更快发展。(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
[? ]
A.战国时期
B.秦朝
C.汉朝
D.隋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水利工程修建于淮水流域的是
A.芍陂
B.都江堰
C.灵渠
D.郑国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