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7:10:13
1、选择题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 )
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开始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学术下移
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D.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
2、选择题 某论文列出了一下主要参考书目:李威熊《中国经学发展史论》、陈鼓应等《明清实学思想史》、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该论文研究的对象最可能是( )
A.王阳明的《知行录》
B.李贽的《焚书》
C.魏源的《海国图志》
D.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3、选择题 下列对程朱理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理是万物的本原
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等级秩序
D.主张“心外无理”“致良知”
4、判断题 南北朝,统治者有宣扬佛教的,有大肆毁佛的,其根本的出发点是?
[? ]
A.想要控制寺院的规模
B.不了解是否应该发展佛教艺术
C.对佛教教义理解持对立态度
D.受统治需要的制约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 91ExAM.org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4分)
材料二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独尊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2)材料二中的核心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2分)
材料三 理学,亦称为新儒学,又称为“道学”或“宋学”。所以称为理学,是因为两宋诸子所创建的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称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理学”是新儒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2分)
材料四 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