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6:44:14
1、选择题 新《水浒传》第83集中,阮小二临去追方腊前对其兄弟说,“若俺有什么闪失,日后回石碣村好好赡养老娘,告诉你们嫂嫂,俺不许她改嫁,让她为俺守寡。”上述言论不能反映
A.封建的纲常观念
B.传统的孝道观念
C.理学已深入民间
D.黑暗的社会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好好赡养老娘”可以反映出B,“俺不许她改嫁,让她为俺守寡”反映出AC,所以上述言论反映不出的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家思想与宋明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这说明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仍然存在;还有,从孟子“七十者可以食肉”,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贫富贵贱、等级门第依然存在,故,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符合题意。仁政思想不能全面涵盖材料信息,A项错误,排除;部分士人的境遇不能说明整个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C项错误,排除;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分封制度的瓦解,故D项错误,排除。综上,故,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下的等级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
A.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
B.发展了“天人感应”的理念
C.使汉王朝开始重视文化教育
D.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理论保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材料的含义是“君主受命于天”,故答案为D。董仲舒是创立了“天人感应”,而不是“发展”。其他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董仲舒的新儒学?君权神授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形者,有生之本”等,可知,材料中王安石的观点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与之对立的观点就是唯心主义,分析选项,可知,A“心外无物”扩大人的主观感受,即是唯心主义,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A。其余BCD三项均不属于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心外无物”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追求的是人性的高贵,不深迷于一事一物的得失,本质上把人看成理性的存在者,它的人是有着宇宙性视界并展现着史诗般尺度的人,是大写的人。这反映了
A.墨家学派的诉求
B.阳明心学的主旨
C.智者学派的主张
D.启蒙运动的追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本质上把人看成理性的存在者,它的人是有着宇宙性视界并展现着史诗般尺度的人”的关键词“理性”是启蒙运动所强调的。 故应选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指导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