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11-05 16:34: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
A.社会的大变革
B.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
C.战国七雄混战
D.科学文化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战 国时期之所以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与当时封建经济发展,奴隶制经济瓦解,政治斗争激烈的局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确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韩非子的《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④先王之政不需改变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均摘自《道德经》
材料二 克己复(合)礼(规范)为 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自《论语》
材料三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摘自《论语》
材料四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摘自《道德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孔子所谓“礼”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材料三、四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或适应和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道德规范)。
(3)维护奴隶制度。
(4)相同点: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或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不同点:孔子重“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明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中获得的精神营养是

[? ]


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
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