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11-05 16:28: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毛泽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一文中说:“五个月的战争,使德军既没有打进高加索油田,也没有打下……迫使希特勒屯兵于高山与坚城之下,欲进不能,欲退不得,损失甚大,陷于僵局。”引文中省略的城市名称是
A.列宁格勒
B.莫斯科
C.斯大林格勒
D.高加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09年天津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
材料三: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


参考答案:(1)英国请求中国求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
(2)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发表《开罗宣言》。
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3)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
(4)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


本题解析:
回答第(1)问注意关键词“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迅速派兵”。回答第(2)问注意信息“1943年11月”“中美英”“讨论中国”,考查开罗会议的内容。回答第(3)问抓住关键词“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国际共同体”。第(4)问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角度分析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38年5月,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向德国法西斯妥协
B.苏联出于自身的国家安全考虑
C.苏联要遏制大战的爆发
D.苏联欲借德国的力量打击英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慕尼黑阴谋使苏联更加不信任英法;同时德国提议苏德和解(防止英法与苏联结盟,避免两线作战)于是苏联选择在不能与英法迅速结成同盟的情况下,转而追求避战自保,以赢得备战时间。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此题为因果型选择题。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题干与备选项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并与教材知识进行联系,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的不同之外。其次要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第一次公开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并宣布战争结束后归还给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内容必须实施。下图所示属于()? (?
A.古三代前
B.三国时期
C.隋朝时期
D.宋元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三国时期,台湾的名称叫“夷洲”,孙权曾派人到那里。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中国复兴的枢纽,此后,中国在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开始发生本质变化,奠定中国大国地位的核心事件是?(?)
A.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开罗会晤
B.1945年中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1949年新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新成员
D.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题中限制条件:抗日战争的胜利后。由此A项可排除。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中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从此奠定了中国大国的地位。C项是指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国家,D项是中国已成为大国的表现。B项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