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9-26 16:22: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汉书》载“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以下关于这一主张评述正确的是
[? ]
A.时代迫切需要一种为统一天下作出理论解释的学术思想
B.强调通过强制的途径,规范社会
C.该主张被采纳后,导致儒家之外的思想遭到了禁绝
D.主张大一统,强调依法治天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思想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都促使儒家思想向前发展
B.都是唯心主义观点
C.都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思想
D.都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董仲舒和朱熹都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都含有唯心主义的思想,都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思想,理学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教义形成的新儒学,而董仲舒的思想没有,所以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董仲舒、朱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气魄对自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了超越前人的见解。”上述评论中的“他”应是             (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
——《春秋繁露》
材料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兴盛所作的一首诗。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
材料三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
——《象山先生全集》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分别对百姓和天子提出什么要求?
?
(2)据材料二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
?
(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和陆九渊的主要分歧。
?
(4)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过程的特点及主流思想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


参考答案:(1)思想:君权神授(或天人合一)。要求:百姓要接受君王的统治(百姓服从君命);天子治国要有“道”(顺天意、天子服从天命)。
(2)状况:儒学思想受到怀疑;社会普遍崇信佛教。
(3)朱熹主张“先观后悟”;陆九渊主张“先悟后观”。
(4)特点:中国主流思想发展的过程是各流派思想相互学习的过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表是1913年 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对三百名中小学生所做的题为“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认真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序号
被崇拜者
崇拜者人数
1
孔子
157人
2
孟子
61人
3
孙中山
17人
4
颜渊(孔子弟子)
11人
5
诸葛亮、范仲淹
8人
6
岳飞
7人
7
王守仁(王阳明)
6人
8
大禹、朱熹、华盛顿等
各4人
9
程德全(时任江苏都督)
3人
10
秦始皇、司马迁、韩愈、二程、梁启超、苏格拉底、牛顿、培根、卢梭等
各1人
11
无崇拜者
23人
 
请回答:
(1)请根据孔子、朱熹、王阳明等人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各自简要地说明他们为什么会被崇拜?(9分)
(2)孙中山在当时被崇拜的人物中高居第三,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原因又是什么?(2分)
(3)在约6年以后(1920年) 的另一份类似的调查问卷中,①孔子和孟子的崇拜者人数大大下降,开始低于孙中山等人;②梁启超、苏格拉底、华盛顿、培根、牛顿、卢梭等人的崇拜者人数大大增加;③马克思和列宁也榜上有名。结合当时的一些重大史实说明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9分)


参考答案:(1)①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和整理文献,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分)②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3分)③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对儒学的进一步发展。(3分)
(2)辛亥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当时深受崇拜。(2分)
(3)①新文化运动中反对“尊孔复古”逆流,提倡民主科学,儒学的权威被打倒,孔孟思想被全盘否定;(3分)②新文化运动中积极引进和传播西方的思想文化,牛顿、培根、卢梭等西方科学家、思想家的影响在扩大;(3分)③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和列宁得到了当时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崇拜。(3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叙述孔子、朱熹、王阳明等人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同时,也就能够解释清楚了他们为什么会被崇拜的原因。孔子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主要强调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即可。朱熹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主要强调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即可。而王阳明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主要是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即可。如此崇高的地位当然也必然会被崇拜。
(2)在回答孙中山在当时被崇拜的人物中高居第三,仅次于孔子和孟子的原因时一定要明确“当时”指的是1913年这个独特的年代,这个独特的时间。1913年辛亥革命已经胜利结束,中华民国已经建立,《临时约法》已经颁布,辛亥革命也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也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一切居功至伟的孙中山当然也会被崇拜,本题就是变相考查辛亥革命的积极方面的意义。
(3)在回答本题是一定要注意“1920年”这个时间,“1920年”中国正在开展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否定原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反对“尊孔复古”逆流,当然孔子和孟子的崇拜者人数大大下降,开始低于孙中山等人也就非常正常了。梁启超、苏格拉底、华盛顿、培根、牛顿、卢梭等人的崇拜者人数大大增加主要是因为新文化运动提倡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而马克思和列宁也榜上有名只是因为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在宣传马克思主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王阳明等人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