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1:33:21
1、选择题 “上(唐太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 ( )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D 实现儒学的道德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心学强调“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理学和心学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正统。依此分析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的说法均是片面的。
考点:陆王心学
点评: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心即理”,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主义。心学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需要向外探求,只要通过内心的自修自省,克服私欲,就能回复良知,成为圣贤。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言语出自中国古代心学集大成者之口的,可能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C.“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致良知,亲吾父以及人之父……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可知A为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B为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C为顾炎武的思想;D为王守仁的致良知,所以选D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程朱理学·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是在于对儒学的发展的理解。儒学经历了百家争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的三次演进,明显带有“政治转向”功能的是在汉代的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思想上更适应了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考点:汉代儒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提炼能力,首先要知道儒学的三次话语向分别是什么,尤其题目中已经提示是要汉代的政治转向,即可抓住做题的要点。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汉武帝时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和隋唐科举制的实行( )
①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②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③有利于儒家的显贵 ④阻断了官僚子弟入仕的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②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适用于隋唐科举制而不适用于汉武帝时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体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④阻断了官僚子弟入仕的途径说法绝对化,因此选C.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组合式选择题常用的方法之一排除法。一是排除含错题肢,在众多小选项中,先判断出一个错误选项,如果在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含有这个错误选项,那么此题肢则是错误的,应排除。二是排除漏正题肢,在众多小选项中,先判断出一个正确选项,如果在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不含有这个正确选项,那么此题肢则是错误的,应排除。三是留同存异,若经过前面两次排除后,还有两个题肢需要继续排查,两个题肢中相同的选项保留下来,不同的选项进行辨析,从而判断出正确的、排除错误的备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