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时间:2017-09-25 10:52: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清初的思想家唐甄曾经说过:“……世族贵家,其子孙鲜有贤者,何况帝室富贵,生习骄恣,岂能成贤!是故一代之中,十数世而二三贤君,不为不多矣!其余非暴即暗,非暗即辟,非辟即懦……。”以下结论最符合唐甄观点的是(?)
A.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王位世袭制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C.皇帝是否贤明取决于他的成长环境
D.王位世袭制注定了治世少,乱君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 ]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D.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道学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学这块敲门砖, “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此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主张。他强烈批评道学家的虚伪。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封建反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信息量大,涉及知识面广,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知识依托:明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内容。错解分析:解答该题最容易造成错误判断的是题干中的结论①,因为这是一个虽然源于课本但远高于课本内容的结论。明清进步思想家虽然批判的具体对象不同,或封建君主专制,或儒道学说,或不切合实际的学风,但都是反传统反教条的表现。解题方法与技巧: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解答该题,需要依据课本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和比较,或依据历史阶段特征进行逻辑推理,如结论④在课本中虽直接针对李贽的思想,但却是此一时期所有进步思想家体现出来的共同历史阶段特征。结论①虽没直接出现在课本中,但却是对课本内容的正确概括和提炼。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A.王夫之
B.黄宗羲
C.顾炎武
D.谭嗣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顾炎武在《日之录》提出的观点,“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确“亡国”是封建王朝的更替,“亡天下”则是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事,C为正确答案。近代学者梁启超根据顾炎武的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字。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