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三)

时间:2017-09-25 10:52: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
“人生而是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带着镣铐。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儒家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之中最重要的一条脉络,从先秦孔孟的创立形成到宋明朱王的继承发展再到现当代中国新儒学的兴起,儒家思想一直都是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起源于古希腊的人文思想是西方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从古希腊文明到文艺复兴再到现当代西方各个思想流派,人文思想都是贯彻始终。
——摘自《文明之旅》
(1)归纳材料一中两国思想家主张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产生源头和内容两方面分析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人文思想的差异?(16分)


参考答案:
(1)(10分)
主张: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分)
不同影响:法国的启蒙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中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并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8分)
(2)(16分)
产生源头不同:中国先秦儒家思想;西方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4分)
内容关注点不同:
(1)人的属性。中国强调人是“社会”的人;西方强调人是“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中国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西方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中国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性是探索宇宙自然奥秘的力量。(12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1)第一问中的相同点:明清时期中国的进步思想家们主要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的君主专制。专制主义十分强大的法国,在启蒙运动时期进步思想的斗争矛头也是直指专制君主。也可以通过材料中的相关内容来分析归纳。明清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卢梭认为人生而平等,也是反对专制主义倡导自由平等。不同影响可从当时两国的不同的社会环境、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来分析归纳。
(2)第二问,差异性也是主要从两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来分析。由两国的文化、传统、民俗习惯入手分析。中国是大河冲击平原文明,所以专制主义思想根深蒂固,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的牢固决定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缓慢与微弱,从而也中国的进步思想所关注的内容也与西方的不同。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10分)明清时期,一些有批判精神的学者再一次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活跃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的政治学说以“二帝三王”之美好时期为逻辑起点。然后揭露和批判“三代”以降诸多“为天下之大害”的暴君统治,最后以一一恢复“三代祖治”为救世之道作为逻辑终点。……对“三代”的理想寄托和精神诉求是儒学的传统,是儒学的历史观,它的实质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但是,与其说黄宗羲的政治理想也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毋宁说儒学的道德理想主义是黄宗羲政治思想的“隐形结构”或“潜文本”。
——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
材料二?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而上达”。……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黄宗羲政治理想的基本内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顾炎武认为当时的主流思想界存在什么问题?(2分)为此,顾炎武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出现的进步思想与传统儒学之间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
(1)内容:批判暴君统治,恢复三代时期的贤明君主的统治;倡导君臣平等;限制君权,建立“天下之法”;以学校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4分)
(2)问题:不关注国计民生,埋首研究“天理”、“人性”。(2分)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2分)
(3)明清时期出现的进步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是传统儒学与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2分。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然后揭露和批判“三代”以降诸多“为天下之大害”的暴君统治,最后以一一恢复“三代祖治”为救世之道作为逻辑终点...毋宁说儒学的道德理想主义是黄宗羲政治思想的‘隐形结构’或‘潜文本’”不难概括指出黄宗羲政治理想的基本内容,建议学生抓住关键词。
(2)根据材料“...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可以判断出顾炎武认为当时的主流思想界不关注国计民生,埋首研究“天理”、“人性”。结合顾炎武的思想主张,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3)结合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传统儒学的具体主张的区别与联系,不难得出两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 ]
A、经世致用
B、工商皆本
C、民主科学
D、重农抑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位宋代的儒学大师,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原,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请问他是(  )
A.程颢
B.朱熹
C.陆九渊
D.王守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陆九渊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他认为人们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等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是外铄的。最符合题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非同寻常的时期。而黄宗羲在明清思想史上,非预期地“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刘述先)。这里的“新”时代是指(  )
A.彻底结束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启蒙思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C.开始出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
D.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进行分析,A.彻底结束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这一说法是错误的,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才彻底批判儒家思想; B.民主启蒙思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到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开始出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这一说法符合史实; D.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说法错误,在当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①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②反对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的天下之大害的结论;同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等等。③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④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主张“工商皆本”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