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0:52:45
1、判断题 清初的思想家唐甄曾经说过:“……世族贵家,其子孙鲜有贤者,何况帝室富贵,生习骄恣,岂能成贤!是故一代之中,十数世而二三贤君,不为不多矣!其余非暴即暗,非暗即辟,非辟即懦……。”以下结论最符合唐甄观点的是(?)
A.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王位世袭制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C.皇帝是否贤明取决于他的成长环境
D.王位世袭制注定了治世少,乱君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 ]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D.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道学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学这块敲门砖, “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此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主张。他强烈批评道学家的虚伪。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封建反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信息量大,涉及知识面广,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知识依托:明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内容。错解分析:解答该题最容易造成错误判断的是题干中的结论①,因为这是一个虽然源于课本但远高于课本内容的结论。明清进步思想家虽然批判的具体对象不同,或封建君主专制,或儒道学说,或不切合实际的学风,但都是反传统反教条的表现。解题方法与技巧: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解答该题,需要依据课本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和比较,或依据历史阶段特征进行逻辑推理,如结论④在课本中虽直接针对李贽的思想,但却是此一时期所有进步思想家体现出来的共同历史阶段特征。结论①虽没直接出现在课本中,但却是对课本内容的正确概括和提炼。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A.王夫之
B.黄宗羲
C.顾炎武
D.谭嗣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顾炎武在《日之录》提出的观点,“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确“亡国”是封建王朝的更替,“亡天下”则是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事,C为正确答案。近代学者梁启超根据顾炎武的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字。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