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0:31:33
1、判断题 魏源有首诗这样描写鸦片战争前的状况:为问海夷何自航?或云葱岭可通大西洋,或云括尔咯印度可窥乌斯藏;或云弥夷佛夷鄂夷辈,思效回纥之助唐;或云诸国狼狈叵测不可防,使我议款议战议守无一臧。呜呼!岛夷通市二百载,茫茫昧昧竟安在。这实际上反映了:
A.中国与世界联系加强
B.中国人对西方的状况一无所知
C.中国的统治区域非常大
D.英国是海外殖民地最多的国家
2、判断题 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国者,私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反映了严复( )
A.中体西用的观点
B.人民主权的主张
C.废除君主制的要求
D.进化和革命的思想
3、判断题 (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中国应设)造船厂……火器局,……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长技……(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的核心思想(1分),并指出他提出的具体措施(2分)。
材料二?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相等),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1867年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主要含义是什么?(2分)李鸿章对“边防”问题的看法有什么变化?(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前期中国的有识之士为加强海防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4分)
材料三?(1894年)秋七月乙亥朔,日本侵朝鲜,下诏宣战。……谕李鸿章扩充海军,慎选将才,精求训练,通筹熟计以闻。……海军副将邓世昌及日人战于大东沟,死之。……(1895年)乙亥,日兵寇威海。我海军与战于南岸,败绩。……威海陷,……刘公岛陷,水师燹,丁汝昌及总兵刘步蟾死之。……授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使日本。
——赵尔巽《清史稿》
(4)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海军参加了哪些重要战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海军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判断题 “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光。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其存深意矣。”(《四库全书》)以下最得其“深意”真传的是
A.王韬
B.李鸿章
C.郑观应
D.孙中山
5、判断题 1922年,胡适开具了他心目中“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其中将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列为一组。这些人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倡导实行民主与科学
C.要求实行变法救亡图存
D.其思想对知识界影响重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