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0:29:49
1、判断题 下列刊物问世于近代中国,其中对辛亥革命的发生起到推动作用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马克思说:“看起来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的作用,反而起了警醒作用》。”这句话的实质含义不包括(?)
A.中国开始面向资本主义新世界
B.中国开始走向民族觉醒的道路
C.封建制度开始动摇和分崩离析
D.“师夷长技”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 )
A.康熙帝
B.乾隆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清末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AB项内容中的两位皇帝时中国的外交关系上还没有出现材料中所说的“国耻”,D项的宣统帝并没有实行过变法力强的行动,故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倡的新思想,其基本特征是
A.讲究训话考据
B.提倡“经世致用”
C.主张重新认识世界
D.力主变革“祖宗之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龙应台说:“革新制度、提升文化,抽丝剥茧地理清问题所在,看准了问题下手,需要…长程的眼光,宽大的器识。”以下各项中,最适合给这句话作注解的史实是
A.洋务派根据对西方的了解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
B.维新派依据对西方的考查认为中国应实行君主立宪制
C.王明主张社会主义革命与民主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D.斯宾诺莎根据荷兰国情提出三权分立的主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维新思想。从材料可知,作者的意思在于说明,近代中国的革新要看准问题所在,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方能解决。故A不合题意;B符合题意,维新派认为中国要先维新变法,,再过渡逐渐实行民主; C、D均不合题意。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