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新思想的萌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9-25 10:29: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我国先进的技术成就和在天文、数学、化学、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向东传播到朝鲜和日本,向南传播到印度,通过丝绸之路,向西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并且扩展到欧洲,历史上称其为“东学西渐”。后来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开始出现“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后,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相同点。(4分)
(2)比较“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不同点。(4分)
(3)通过上述比较,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1)相同点:①“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学习的顺序是相似的。欧洲人学习中国文明和中国人接受西方文明的顺序:先从科学技术开始,包括军事技术和兵法,之后逐步深入到文化及价值观、思想和道德、哲学,进而是制度。(2分)②结果是相似的,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东学西渐”使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了社会的转型,社会各方面超过中国。“西学东渐”使先进的中国人经过数次失败和总结经验,最终找到了能正确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分)
(2)不同点:①时间不同:“东学西渐”开始于西汉丝绸之路开辟后,“西学东渐”开始于明末清初。②方式不同:“东学西渐”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西学东渐”在鸦片战争后是被迫的。③动力或目的不同:“东学西渐”是为了发展商业以及反对天主教的精神独裁统治;“西学东渐”则是英国的船坚炮利惊醒了爱国的知识分子,他们为了救国而被迫学习西方。?(4分)
(3)对任何先进的事物都要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为我所用,一定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才能使先进的事物发挥其巨大作用。(2分)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大跨度、小切口的比较型问答题。学生学习历史,必须将中外历史知识中相关的内容作横向、纵向的比较,把握其原因、特点、影响等方面,将相关的知识链进行整体把握,从比较中得出启示。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从梁启超的“新民”、谭嗣同的“新人”到鲁迅的“改造国民性”,到1949以后的“斗私批修”、“破四旧”、“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提倡所谓“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构成了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条最主要的思想线索。这条线索是
A.思想观念对政治变革的影响
B.只有改造人才能改造社会
C.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梁启超的“新民”,谭嗣同的“新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1949以后的“斗私批修”、“破四旧”、“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提倡所谓“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强调的均是改造人才来改造社会。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
——《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材料四 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五 “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刘逢禄和康有为的观点的相同之处。据材料一、二、三,与刘逢禄的观点相比,康有为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同:都否定《左氏春秋》的真实性。
不同:康有为主张借用孔子权威实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文化。
(2)体现: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准许民间创办报纸、学会。
(3)特点: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
影响:阐明了变法主张,宣传了变法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魏源提出“帅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B.洪仁玕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天朝田亩制度》
C.康有为主张实行民主政治制度,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D.孙中山仿效英国政治体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
[? ]
A.阶级斗争分析法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