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16:16:35
1、选择题 学者葛兆光认为汉代儒学的改革,使得社会上的知识分子阶层能够代天而言,拥有一些与政治抗衡,对君主制约的权力,下列汉代儒学的主张体现了这一作用的是
A.今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
B.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
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D.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二 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凡一物之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材料三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回答:
(1)材料一的“理”和“气”各指什么?他认为二者的关系是什么?(6分)
(2)材料一、二在思想上有何相同点?(4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又有何不同?(4分)
(4)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哲学观分别体现了什么世界观?(4分)
(5)程朱理学有没有积极意义?谈谈你的看法?(4分)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以后,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直到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史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二程和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等等,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线,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
——摘编自《葛兆光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材料二
打到孔家店
材料三?2010年12月10日晚第五届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指出,孔子学院走过了5年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显著成就,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世界多样文明的交流对话与人类社会和谐共生的理想,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与加强教育国际合作的趋势,为孔子学院提供了新机遇、赋予了新使命。面向未来,要继续坚持中外双方共建、共有、共管、共享的原则,强化支持,凝聚合力,促进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要创新机制,融入本土,贴近各国民族学习汉语的需求,使孔子学院成为增进中外友好交流与平等合作的重要桥梁纽带。?
——人民网请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说明儒学的发展状况并这一时期的社会主流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材料三的主旨并分析当今世界出现一股“孔子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
①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 ②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思想
③强调仁政,反对暴政
5、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学者将之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法、儒、道、墨
B.儒、道、墨、法
C.儒、墨、道、法
D.道、法、墨、儒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