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8-25 16:16: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学者葛兆光认为汉代儒学的改革,使得社会上的知识分子阶层能够代天而言,拥有一些与政治抗衡,对君主制约的权力,下列汉代儒学的主张体现了这一作用的是
A.今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
B.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
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D.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二 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凡一物之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材料三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回答:
(1)材料一的“理”和“气”各指什么?他认为二者的关系是什么?(6分)
(2)材料一、二在思想上有何相同点?(4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又有何不同?(4分)
(4)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哲学观分别体现了什么世界观?(4分)
(5)程朱理学有没有积极意义?谈谈你的看法?(4分)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以后,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直到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史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二程和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等等,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线,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
——摘编自《葛兆光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材料二

打到孔家店
材料三?2010年12月10日晚第五届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指出,孔子学院走过了5年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显著成就,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世界多样文明的交流对话与人类社会和谐共生的理想,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与加强教育国际合作的趋势,为孔子学院提供了新机遇、赋予了新使命。面向未来,要继续坚持中外双方共建、共有、共管、共享的原则,强化支持,凝聚合力,促进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要创新机制,融入本土,贴近各国民族学习汉语的需求,使孔子学院成为增进中外友好交流与平等合作的重要桥梁纽带。?
——人民网请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说明儒学的发展状况并这一时期的社会主流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材料三的主旨并分析当今世界出现一股“孔子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
①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 ②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思想 
③强调仁政,反对暴政



5、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学者将之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法、儒、道、墨
B.儒、道、墨、法
C.儒、墨、道、法
D.道、法、墨、儒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