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8-25 16:03: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够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  )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④强调树立君主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选择题  “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材料主要论述
A.大一统思想
B.“天人感应”思想
C.万物的本原是道
D.“君权神授”理论



3、选择题  高二历史课上,老师让学生用一句最准确的话评价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深远的影响,下列你认为最贴切评述的是 (   )
A.甲:思想上的大一统带来了中国历史政治上长久的统一
B.乙:儒家经典成为教育的核心,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C.丙:重视儒学家参入政治,儒学之士成为中国文化舞台上的主角
D.丁: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选择题  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代学术,超汉越宋。论者至欲特立“清学”之名,而文学并重,亦足于汉、唐、宋、明以外别树一宗,呜呼盛已!明末文衰甚矣!清运既兴,文气亦随之而一振。谦益归命,以诗文雄于时,足负起衰之责;而魏、侯、申、吴,山林遗逸,隐与推移,亦开风气之先。康、乾盛治,文教大昌。君主贤臣,莫不以提倡文化为己任。师儒崛起,尤盛一时。
——《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
材料二 (黄宗羲)尝谓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束书而从事于游谈。故问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不为迂儒,必兼读史。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故上下古今,穿穴群言,自天官、地志、九流百家之教,无不精研。
——《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七》
材料三 (顾炎武)生平精力绝人,自少至老,无一刻离书。所至之地,以二骡二马载书,过边塞亭障,呼老兵卒询曲折,有与平日所闻不合,即发书过勘;或平原大野,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
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群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编,则考索之馀,合图经而成者。
——《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八》
材料四 亡考(王夫之)自少喜从人间问四方事,至于江山险要,士马食贷,典制沿革,皆极意研究。读史读注疏,于书志年表,考驳同异,必详慎搜阅之,而更以见闻证之。
——王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