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15:47:36
1、判断题 《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百日维新期间,普通绅民纷纷上书,据康有为记载:“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这说明
A.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
B.许多上书没有遵照奏折格式,人民急需教育
C.新政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参政热情
D.光绪皇帝比较通情达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是戊戌变法的核心内容,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才能实现中国资产阶级参政议政的政治愿望,所以材料说明的是新政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参政热情。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时期,同日本保持有限贸易联系关系有国家包括
①?中国 ?②俄罗斯 ?③朝鲜 ?④荷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锁国政策指对对外联系作出严格限制,并非禁绝,日本同时还与中国、朝鲜、荷兰保持有限贸易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15分)
材料一?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材料四?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五?“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刘逢禄和康有为的观点的相同之处。据材料一、二、三,与刘逢禄的观点相比,康有为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4分)
(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2分)
(3)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6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1)同:都否定《左氏春秋》的真实性。(2分)
不同:康有为主张借用孔子权威实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文化。(2分)
(2)体现: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准许民间创办报纸、学会。(2分)
(3)特点: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2分)
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2分)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2分)
影响:宣传了变法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3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
本题解析:(1)从材料“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可以看出常州学派的刘逢禄否定《左氏春秋》的真实性,康有为的主张很明显可以看得出也是否定改书的真实性。二者的不同之处是二者否定的目的不同。(2)梁启超倡民权,在百日维新中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等能体现其主张。(3)根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材料一中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材料二中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材料三中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可根据所学来回答。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维新派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引进民主制度,在中国倡导民权。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一方面希望通过改良可以实现富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革命保留清朝统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维新变法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5分)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4分)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6分)
参考答案:(1)普通民众连戊戌政变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整个戊戌变法运动了。由此可见,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5分)
(2)救亡图存,变法图强。(4分)维新派缺乏经验,计划轻率,急于求成,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结果适得其反。(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