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主要经济政策》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8-25 15:39: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这表明作者主张
A.自由贸易
B.重农抑商
C.农商并重
D.闭关锁国



2、判断题  法国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不同的选择对中国产生造成的后果是
[? ]
A.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
B.被动挨打,主权沦丧
C.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D.统治者积极进取,对外开放



3、判断题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 ]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



4、判断题  鸦片战争前,中国某沿海城市的港口有许多外国船只往来,岸上有许多外国商馆,该城市是(?)
A.上海
B.宁波
C.香港
D.广州



5、判断题  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避免海难发生
B.防止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
D.严控对外联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