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4:32:45
1、选择题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展
B.儒家思想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
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这是因为董仲舒提出新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故选D;A不是主要原因,故不选;B、C都是汉武帝尊儒的具体措施,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时期,发明了一项独特的制度,就是通过全国竞争性考试来选拔文职人员。公元前128年,建立了一种帝国大学,招收的学生是专为政府部门培养的。……原则上,所有的人都可参加考试,可实际上,由于投考者需经过长期的学习,只有那些富家子弟才具备资格。不过另一方面,村庄、氏族或行会的捐赠也常常使穷人的孩子得到求学的机会。由于考试是以儒家经典为基础,所以帝国实际上是由儒家学者根据儒家原则进行治理。每个官吏都被分派到自己家乡以外的地方去做官,以保证他不能利用自己的职位在当地发展家族势力。结果形成一个行政制度,其效率和反应灵敏的程度远远超过现代以前的任何别的行政制度。实际上,文职人员的选拔视功绩而定。是中国帝国制度从秦始皇起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一个主要因素。不过,考试制度还有另外一面。由于它是以只承认一家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并引起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傲慢,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后,中国随西方的入侵而败落的一个原因。?
——摘自斯塔夫里阿罗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当时(汉代)博士之争古文者,?其实是争利禄,?争立官学与置博士弟子,?非真正学术之争——机捩皆在政治之权势,?在上者之意旨,?不脱秦人政学合一之趋向,?非学术思想本身之进步。?
——摘自钱穆《国学概论》第四章
材料三?在古代希腊,?由于学术一开始就与政治保持了相当的距离,?因而取得了相对的独立价值。德谟克拉特有句名言:“我宁愿找到一个因果说明,?而不愿获得波斯王位。”亚里士多德曾向埃及国王断言:“没有通向数学的王家大道”,?这里显示的学术独立价值与学者的独立人格,?正是古代中国士人所缺乏的。希腊哲人不仅极力追求真理,?而且在学术探讨中贯穿了理性的方法:?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对话法与辩证法正是这种反抗迷信和权威的独立思考方法。这种理性精神与民主思想的结合,?不仅为希腊的民主制度提供了哲学依据,?而且也由此走出了一条探索真理的光明大道。这一优良传统给予了后来的启蒙运动哲人以巨大启示:?贝克莱、休谟、伏尔泰、狄德罗等人正是以希腊哲学家的民主理论为依据,?摆脱了教会神学的束缚。?
——秦彦士《汉代太学的考证与批判》(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帝国大学”的办学特点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材料二、三学术教育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中国汉代和古希腊学术教育呈现差异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考试选拔;原则上均可参加考试,比较公平;以儒学为主要学习内容;政学合一,维护封建思想统治为目的。影响:巩固封建统治;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科举考试。
(2)材料二是政治权势之争,非学术进步之争;材料三学术与政治保持相当距离,是理性精神与民主思想的结合。
(3)汉代:巩固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农耕文明发展的需要。古希腊:小国寡民,直接民主;奴隶主工商业经济繁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提出“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等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荀子
C.董仲舒
D.朱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的信息体现了孟子的“仁、义、礼、智”思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