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2 00:21:51
1、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 ]
A.实验目的:验证pH对酶催化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向三支试管分别依次加入1mL新鲜唾液、2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再均加入1mL不同pH的缓冲液,适宜温度保温5min后用斐林试剂检验
B.实验目的: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实验设计:实验组:2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对照组:2mL3%的蔗糖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
C.实验目的: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实验设计:5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实验目的: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实验设计:实验组:2mL3%的H2O2溶液+1mL过氧化氢酶,观察气泡冒出情况对照组:2mL3%的H2O2溶液+1mLFeCl3溶液,观察气泡冒出情况
2、连线题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问。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化学本质是_______,可用_________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__。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
装有酶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______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
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________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3、选择题 某同学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左右,最适PH为8左右
B.当pH为8 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C.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也逐渐升高
D.当pH为任意固定值时,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综合题
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各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5、选择题 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曲线Ⅰ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Ⅱ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照
B.曲线Ⅰ作为实验对照
C.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D.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Ⅱ的顶点上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