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4:11:49
1、选择题 蒸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B.当蒸发皿盛满溶液时,用微火加热
C.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D.在蒸发溶液时,为防止污染药品,一般不用玻璃棒搅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为了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取下列哪种溶液?(? )
A.浓盐酸
B.浓硝酸
C.浓硫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铁和铝都是活泼的金属,都能和酸反应,且都能发生钝化现象。但铝还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铁不能,所以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取氢氧化钠溶液,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注重基础,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铁和铝性质的不同,特别是化学性质的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某学习小组欲模拟从某工厂废液中回收丙酮、乙醇和乙酸的实验。制定了如下试验流程。
已知该废液中主要含有乙醇,其中还溶有丙酮、乙酸和乙酸乙酯。且各种成分的沸点如下表:
物质 | 丙酮 | 乙酸乙酯 | 乙醇 | 乙酸 |
沸点(℃) | 56.2 | 77.06 | 78 | 117.9 |
参考答案:(1)乙酸
(2)使乙酸生成乙酸钠;使乙酸乙酯在加热蒸馏时生成乙酸钠和乙醇(答成使乙酸乙酯水解也可)
(3)b
(4)①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10.00
②使酯水解完全 冷凝回流 2.024
(5)b
本题解析:(1)~(2)该流程的原理为:首先加入NaOH溶液调节pH=10,使乙酸转化为难挥发的乙酸钠,同时,乙酸乙酯在加热蒸馏时也发生水解生成难挥发的乙酸钠和乙醇,这样在第一次蒸馏时可得丙酮和乙醇两种馏分;向残液中加入浓硫酸,发生反应2CH3COONa+H2SO4(浓)―→Na2SO4+2CH3COOH,再加热至118 ℃,收集馏出物,得乙酸。
(3)蒸馏装置温度计测量的是蒸出的蒸气的温度,故温度计的感温泡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4)①若为优质白酒,则其中醋酸的最小含量为0.30 g/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005 0 mol·L-1;20.00×10-3 L×0.005 0 mol·L-1=0.010 mol·L-1×V,则V=0.010 L,即10 mL。
②该实验的原理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使之充分水解,再用稀硫酸滴定过量的氢氧化钠,通过乙酸乙酯消耗的氢氧化钠的量来求出乙酸乙酯的量。n(CH3COOCH2CH3)=20.00×10-3 L×0.100 mol·L-1-7.70×10-3 L×2×0.100 mol·L-1=0.000 46 mol,故该白酒样品中总酯量为=2.024 g·L-1。
(5)加热时未使用冷凝管可导致乙酸乙酯蒸气逸出,使乙酸乙酯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小,造成结果偏小;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产生气泡,滴定时消耗硫酸体积读数偏小,造成计算时乙酸乙酯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大;滴定管未用标准硫酸溶液润洗,滴定时消耗硫酸体积偏大,造成乙酸乙酯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小。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滴水约为0.05ml,设室温下水的密度为1g/cm3,则1滴水含水分子数是
A.3×1022个
B.1.7×1021个
C.2×1020个
D.3×1021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标准状态下,1体积的水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 g/cm3,则此氨水的浓度是
A.18.4 mol/l
B.20.4 mol/l
C.30.7%
D.38.5%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