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8 00:42:41
1、选择题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化合反应制得的是?(? )
A.Fe(OH)3
B.FeCl2
C.Fe(OH)2
D.FeCl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氢氧化铁和氧气以及水反应即得到氢氧化铁,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氯化铁和铁化合即得到氯化亚铁;铁在氯气中燃烧即生成氯化铁。其中氢氧化亚铁不可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时,必须加碎瓷片以防暴沸的有
①制乙酸乙酯 ②制乙炔 ③制乙烯 ④蒸馏石油 ⑤裂化石蜡 ⑥制溴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④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液体加热至沸点以上或有气体生成时,应加碎瓷片以防暴沸。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用图示装置制取PCl3,在E中放入足量白磷,将氯气不间断地通入E,氯气与白磷就会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温度高于75℃)。已知:PCl3和 PCl5遇水强烈反应,它们熔沸点数据如下:
? | 熔点 | 沸点 |
PCl3 | -112℃ | 75℃ |
PCl5 | 148℃ | 200℃ |
参考答案:(12分,每空1分)
(1)H接一导管放入水槽,微热圆底烧瓶,盛液体的仪器中产生气泡,撤灯后导管中形成水注,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浓盐酸,MnO4 + 4HCl (浓)MnCl2 + Cl2↑+ 2H2O
(3)用分液漏斗控制添加液体的量(合理即可)
(4)P过量生成PCl3,氯气过量生成PCl5;a?。(5)冷水,?使得三氯化磷液化
(6)a;? b;? d
(7)PCl5(可能还有P2O5)蒸气冷却后变成固体。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气体中既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又不能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A.CO2
B.O2
C.SO2
D.H2S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CO2、SO2都是酸性氧化物,可用浓硫酸干燥,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氧气既能用浓硫酸干燥,也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硫化氢是酸性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但硫化氢还具有还原性,能被浓硫酸氧化,所以也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表中实验结果能说明结论的是(?)
? | 甲 | 乙 | 丙 | 结论 |
A. 水 电石 溴水 稳定性:水>C2H2>Br2 B. 盐酸 石灰石 苯酚钠溶液 酸性:HCl>H2CO3>苯酚 C. 盐酸 FeS 溴水 还原性:S2—>Br—>Cl— D. 浓盐酸 KMnO4 KBr溶液 氧化性:Cl2> KMnO4 >Br2 |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
(2)装置图:
(3) 步骤:
氯气的工业制法:
(1)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化学方程式为:
(2)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制得金属蚋),化学方程式为:
(3)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化学方程式为:
乙烯的制取:
(1)实验室里是把酒精和浓硫酸按1:3混合迅速加热到170℃,使酒精分解制得。浓硫酸在反应过程里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制取乙烯的反应属于液--液加热型
C2H6OCH2=CH2↑+H2O
(2)装置图:
(3) 注意事项:
①酒精和浓硫酸按体积1比3混和,使乙醇利用率提高,必须使用无水酒精,而且必须控制170摄氏度才能制得乙烯。装置连接时由下至上,由左至右。温度计插入液面下。
②烧瓶内加沸石以避免暴沸。
③温度计水银头插入液面下,但不要接触烧瓶底部,以测定液体温度。
④要使液面温度迅速升到170摄氏度,以避免副反应发生。
(4)收集方法:乙烯的密度与空气相当,所以不能用排空气取气法,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检验:点燃时火焰明亮,冒黑烟,产物为水和C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紫色高锰酸钾褪色。
(5)实验现象:生成无色气体,烧瓶内液体颜色逐渐加深。?
(6)两点说明
①实验室中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制取乙烯气体,加热不久圆底烧瓶内的液体容易变黑,原因是:浓硫酸将无水乙醇氧化生成碳单质等多种物质,碳单质使烧瓶内的液体带上了黑色。制得的C2H4中往往混有等气体。
②实验时要求使反应温度迅速卜升到170℃并稳定在170℃左右,因该温度下主要产物是乙烯和水,而在140℃时主要产物是乙醚和水,当温度高于170℃ 时,乙醇和浓硫酸发生的氧化反应更加突出,反应产物有等多种物质。相关反应方程式为:
试题ID | 试题题文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