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不显血红色
????????【交流讨论】①实验步骤Ⅱ加入 KSCN后溶液不显血红色的原因?????????????????。 ②继续向Ⅱ溶液中加稀硝酸,立即出现血色,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 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27.(15分)(1)3Fe+4H2O(g)?????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
 (1)SO2气体还原Fe3+的产物是????????(填离子符号),参加反应的SO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填序号)。 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D.硫铁矿在高温下与O2反应 (3)装置C的作用是???????????????????????????????????????????????。 (4)若要从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 A.蒸发皿?? B.石棉网?? C.漏斗?? D.烧杯??? E.玻璃棒?? F.坩埚 (5)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往第三份试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原因是??????????????????????????????????。 (6)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
参考答案:(16分)(1)SO42-、Fe3+; 1︰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SO2气体还原Fe3+的产物是SO42-和Fe3+,反应的方程式是SO2+2Fe3++2H2O=2Fe2++SO42-+4H+,参加反应的SO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1︰2。 (2)硝酸具有氧化性,和亚硫酸钠反应得不到SO2;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B正确;选项CD中虽然可以生成SO2,但得到但气体不是纯净物,很难分离,答案选B。 (3)SO2是大气污染物,所以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4)溶液加热浓缩应该用蒸发皿,不能用坩埚,且不需要垫石棉网,因此答案选BF。 (5)由于A的溶液中含有SO2,SO2也能使KMnO4溶液褪色,所以方案①是不合理的。 (6)SO2能使单质碘还原,即B中蓝色溶液褪色就可以说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2性质探究实验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该类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 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 C.核磁共振氢普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Ⅰ)某校合作探究小组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搜索烯类化合物与溴加成反应的有关信息,获得的有关结构与数据列表如下(以乙烯为标准)
烯类化合物
| 相对速率
| (CH3)2C=CHCH3
| 10.4
| CH3CH=CH2
| 2.03
| CH2=CH2
| 1.00
| CH2=CHBr
| 0.04
(1)据表中数据,总结烯类化合物加溴时,反应速率与碳碳双键上取代基的种类、个数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化合物与氯化氢加成时,取代基对速率的影响与上述规律类似,其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_____。 A.(CH3)2C=" C" (CH3)2????B.CH3CH=CHCH3??? C.CH2=CH2?????????D.CH2=CHCl
(Ⅱ)另一合作探究小组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整理乙醇、水、苯酚、碳酸( HO—C—OH)、乙酸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O??????????????? (1)甲同学将一些化学实验收集整理如下: A.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B.苯酚、二氧化碳、乙酸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向二氧化碳水溶液、乙酸溶液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D.将鸡蛋壳破碎后加入到醋酸溶液中??????????? E.向苯酚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 F.向苯酚钠溶液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和滴加盐酸 其中能说明水比乙醇强的是?????????(填字母,下同),乙酸比碳酸强的是????????。 (2)乙同学与其他同学合作,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的实验装置来验证乙酸、碳酸和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以说明其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顺序。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 A对应的仪器名称是???????????????????; ② 各仪器的连接顺序是(填数字,仪器可重复使用)?????????????????????????????????; ③ 饱和NaHCO3溶液作用是???????????????????????????????????????????????; ④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参考答案:(12分)(Ⅰ)(1)甲基使反应速率加快,溴原子使反应速率减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5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以胆矾为原料进行如下实验: I、测定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5H2O)里结晶水的含量,实验步骤为:①研磨?②称量空坩埚和装有试样的坩埚的质量?③加热?④冷却?⑤称量?⑥重复③至⑤的操作?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 (1)第④步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2)判断晶体是否完全失水的方法是:??????????????????????。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为5.3 ,估计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提出两点可能的原因)。 II、用胆矾制得氧化铜固体来探究氧化铜的性质
 (1)取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固体和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混合均匀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加热制取氧气。为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在上述实验后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按实验先后填写字母顺序)???????????????。然后进一步证明该固体为氧化铜。 a.过滤? b.烘干? c.溶解? d.洗涤? e.称量 (2)但有同学认为,还必须另外再设计一个实验才能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实验中起催化作用。你同意吗?若同意,要进行的另一个实验是?????????????????;若不同意,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5分)I.(1)干燥器;(2分)? (2)连续两次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