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5 23:40:11
1、选择题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B.某微粒的结构示意简图为
,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VIA族
C.Be(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
D.原子半径:Na>Si>O
参考答案:A.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半导体元素,过渡元素在副族和第VIII族中,故A错误;
B.该微粒是Cl-,氯元素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所以氯元素在第三周期第VIIA族,故B错误;
C.Mg的金属性比Be强,所以Be(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故C错误;
D.钠、硅有3个电子层,氧原子有2个电子层,钠的原子序数小于硅,所以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Na>Si>O,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M、N、X、Y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总和为48,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N与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ⅥA族
B.M、X、Y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C.M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气态氢化物反应,可生成离子化合物
D.M、N、X、Y均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氮、磷、锌、铁等是与生命活动密不可分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 NH3和PH3都是极性分子,其中极性较大的是______,理由是?。
(2) 20mL0.1 mol·L-1次磷酸(H3PO2)溶液与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恰好中和生成正盐,则H3PO2的结构式是?。
(3) 下图所示为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活性部分――血红素的结构式?
血红素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在右图的方框内用“→”标出Fe2+的配位键。
(4) N2与CO互为等电子体。下表是两者的键能
数据(单位:kJ·mol-1):
结合数据说明CO比N2活泼的原因:_____。
(5) Zn2+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ZnO和ZnS的晶体结构相似,其中熔点较高的是______,理由是?。
参考答案:(1)NH3;N的电负性大于P
(2)
(3)sp3杂化;sp2杂化;
(4)断裂第一个π键消耗能量:CO? 273KJ/mol 小于 N2?523.3 KJ/mol,CO中的第一个π键更容易断裂,故CO比N2活泼
(5)[Ar]3d10;ZnO; 同属于离子晶体,O2-半径小于S2-,故ZnO晶格能大(或离子键强),熔点高
本题解析:(1)因为N的电负性大于P,故 NH3的极性较大;(2)20mL0.1 mol·L-1次磷酸(H3PO2)溶液与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恰好中和生成正盐,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H3PO2为一元酸,故其结构应为。(3)根据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2s22p3,若N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则氮原子周围还有一对孤对电子,即此时无配位键,该氮原子为sp3杂化,若N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则必有一个是配位键,若还存在双键(双键视为单键),则该氮原子为sp2杂化;含有双键的氮原子存在孤对电子,可形成配位键,如图所示
。
(4)根据所给数据可知断裂第一个π键消耗能量:CO为273KJ/mol 小于 N2为523.3 KJ/mol,即CO中的第一个π键更容易断裂,故CO比N2活泼。(5) Zn为30号元素,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是[Ar]3d104s2,故Zn2+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是[Ar]3d10,ZnO和ZnS同属于离子晶体,O2-半径小于S2-,故ZnO晶格能大(或离子键强),熔点高。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已知:A、B、C、D、E、F六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属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E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单质的熔点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最高;F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F2O和黑色的FO两种氧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原子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
(2)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3)A的简单氢化物分子极易溶于水,其主要原因是?.
(4)E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5)F的高价离子与A的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配位数为?。
(6)A、F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黑色球表示F原子),已知紧邻的白球与黑球之间的距离为a cm, 该晶胞的密度为??g/cm3。
参考答案:(1)3s23p63d10(2分)
(2)Na<Al<Si(2分)
(3)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2分)
(4)平面正三角形(2分)? sp2(1分)?
(5) 4(2分)?
(6)Cu3N?(2分)??(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本题解析: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为N元素,E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应为S元素,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Al元素,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B应为第ⅠA族元素,且原子序数在N元素和Al之间,应为Na元素,D单质的熔点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是最高的,应为Si元素,单质硅为原子晶体,熔点在第三周期中最高,F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F2O和黑色的FO两种氧化物,应为Cu元素.
(1)Cu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M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10
(2)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逐渐增大,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据此可判断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顺序为:Na<Al<Si
(3)A(N)的简单氢化物分子是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其主要原因N、O的电负性强,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4)S03中含有3个δ键,孤电子对数为=0,所以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平面正三角形,sp2杂化?
(5)铜离子与氨气可以配位键形成配合物,其化学式为,[Cu(NH3)4]2+
(6)根据晶胞中微粒个数的分配方法计算,晶胞中含有原子的数目为8×=1,原子的数目为:12×
=3,故化学式为Cu3N,白球与黑球之间的距离为a cm,边长为2acm,则
×NA=1,解得ρ=
?。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