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5 22:34:50
1、填空题 欲探究氯气与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用浓盐酸和KMnO4固体反应制取氯气)。
请回答:
(1)实验中观察到湿润的淀粉KI试纸?,写出其中发生的置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实验结论:氯单质的非金属性比碘单质的?(填“强”或“弱”)。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氯和碘位于周期表中?族,该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减弱。
(3)装置②的作用是?。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2分)(1)试纸 变蓝,Cl2 +2 I-=I2+ 2Cl-
(2) 强, ⅦA族,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尾气吸收装置,吸收多余的氯气。Cl2+2NaOH=NaCl+NaClO+H2O
本题解析:(1)装置①中可以生成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碘遇淀粉显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 +2 I-=I2+ 2Cl-。
(2)根据强者可以置换弱者可知,氯单质的非金属性比碘单质的强。这是由于氯和碘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ⅦA族,该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
(3)氯气有毒,所以装置②的作用是尾气吸收装置,吸收多余的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 = NaCl+NaClO+H2O。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实验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意在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设计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今有H2、Cl2混合气100mL(标况),其中一种气体的体积为45mL.光照使两种气体发生反应后恢复到标况,气体体积为______mL.为了说明反应后气体中H2或Cl2有剩余,使气体通过10mL水,并使剩余气体干燥后恢复到标况,(1)若仍剩余______mL,证明有______剩余,理由是______;(2)若溶液有______性质,证明有______剩余,理由是______.
参考答案: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Cl2+H2?光照?.?2HCl,如一种气体的体积为45ml,则另一种气体的体积为55ml,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后剩余气体100ml,
故答案为:100;
(1)剩余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氯气,氢气不溶于水,如气体通过10mL水,并使剩余气体干燥后恢复到标况,剩余体积为10ml,则一定为氢气,
故答案为:H2;H2不溶于水;
(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其中HClO具有漂白性,如溶液具有漂白性,则说明剩余气体为氯气,故答案为:漂白;Cl2;Cl2溶于水后生成有漂白性的;HCl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Cu粉放入稀H2SO4中,无现象,当再加入一种盐后,Cu粉逐渐溶解,此盐是
A.NaCl
B.CuSO4
C.KNO3
D.Na3PO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铜可溶于硝酸溶液:KNO3提供的NO3—结合原溶液中的H+即可氧化铜粉,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CO2、NO2、SO2是中学常见的氧化物,下列有关三种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均可与水反应生成酸,所以都是酸性氧化物
B.它们都是无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
C.人类活动中过度排放CO2、SO2和NO2,都会引起酸雨
D.它们在反应中都可做氧化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则CO2和SO2是酸性氧化物,但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不正确;CO2没有毒,NO2是红棕色气体,B不正确;CO2不能形成酸雨,但可以造成温室效应,C不正确;三种气体在反应中均可以得到电子,做氧化剂,D正确,答案选D。2、NO2和SO2三种气体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试题紧扣教材基础知识,意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相关知识的识记和有关概念的理解是答题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二氧化氯(Cl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以粗盐为原料生产ClO2的工艺主要包括:①粗盐精制;②电解微酸性NaCl溶液;③ClO2的制取。工艺流程如下图:
⑴ 粗食盐水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除杂操作时,往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试剂X,X是 ? (填化学式),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Na2CO3和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经检测发现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SO42-,其原因是 ?。(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CO3)=5.1×10-9)
⑵上述过程中,将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的氯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ClO2。电解时生成的气体B是 ;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⑶ 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00 mL,稀释成100 mL试样。
步骤2:量取V1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摇匀,在暗处静置30分钟。(已知:ClO2+I-+H+—I2+Cl-+H2O 未配平)
步骤3: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 准确量取10.00 mL ClO2溶液的玻璃仪器是 ? 。
② 滴定过程中,至少须平行测定两次的原因是 ? 。
③ 根据上述步骤可计算出原ClO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⑴ BaCl2、BaSO4和BaCO3的Ksp相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O32-离子时,BaSO4(s)会部分转化为BaCO3(s)
⑵H2?2NaClO3+4HCl==2ClO2↑+2NaCl+2H2O
⑶①酸式滴定管?②减少实验误差 ?③
本题解析:
?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