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4 01:26:59
1、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过量的Fe粉中加入HNO3, 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氧化为![]() |
| B |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AgCl比AgI更难溶 |
| C | Al箔插入稀HNO3中 | 无现象 |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 D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2、简答题 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海波,它可看成是用一个S原子取代了Na2SO4中的一个O原子而形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并通过实验探究Na2S2O4的化学性质. |
| 探究① A.______ a.溶液pH=8 i.______ B.向pH=2的硫酸中滴加Na2S2O3溶液 b.______ ii.S2O32一+2H+═ S↓+SO2↑+H2O 探究② C.向新制氯水(pH<2)中滴加少量Na2S2O3溶液 c.氯水颜色变浅 iii.______ |
3、实验题 钠在空气中燃烧(如图中甲)生成产物的固体物质中除有黄色粉末外,还有黑色固体物质--炭。
(1)请假设黑色固体物质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假设①________________; 假设②________________; 假设③________________。
(2)为确认以上其中一种假设的正误,某同学进行如下推断:由于金属钠与氧的结合能力比碳强,因此黑色炭可能是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而生成的。
该同学设计实验如下:用打孔器钻取一块金属钠,取中间一小块钠放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管(如图中乙)中加热,观察到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并有淡黄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生成,生成的淡黄色固体立即变成白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打孔器取用金属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生以上现象的化学反应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
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B.用核磁共振氢谱图鉴别1-丙醇和2-丙醇
C.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红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D.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铝热剂一定不含Fe2O3
5、选择题 采用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
甲?乙?丙?丁
A.甲装置:加热浓硫酸和乙醇(其体积为比3∶1)混合液,制取乙烯
B.乙装置:比较醋酸、碳酸、苯酚三者的酸性强弱
C.丙装置: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NaOH溶液,除去其中的苯酚
D.丁装置:A中为乙醇、醋酸,B为饱和碳酸钠溶液,制取乙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