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4 01:26:59
1、选择题 配制100mL1.0mol·L-1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容量瓶使用前有少量蒸馏水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在转移过程中有溶液撒在外面
D.俯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 对配置浓度没影响
B 所配溶液浓度偏小,因为溶质没有都转移到容量瓶中。
C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溶质有损失。
D 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因为溶液体积偏小了。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为证明有关物质的性质,某学生设计了如图装置,当打开活塞C,使液体A与隔板H上的固体B相遇时,即有气体产生,并发现D中蜡烛慢慢熄灭,关闭C打开E时,则看到G中蜡烛燃烧得更亮。
(1)请写出这名学生设计的实验中有关仪器中盛放的常见物质的名称:
A_______,B________,F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稀盐酸;碳酸钙;过氧化钠
(2)长颈漏斗
(3)①2HCl+CaCO3==CO2↑+CaCl2+H2O、②2CO2+2Na2O2==2Na2CO3+O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A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证明溶液中有SO42- B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证明溶液中有Na+无K+ C 测定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 证明碳元素非金属性弱于硫 D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证明溶液中无NH4+ |
参考答案:A.溶液中含有Ag+等离子会干扰SO42-的检验,应先加入盐酸,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故A错误;
B.Na+黄色火焰可以覆盖K+的浅紫色火焰,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确定有无K+离子,故B错误;
C.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说明碳酸的酸性弱于硫酸,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中心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非金属性C<S,故C正确;
D.溶液中可能含有氢离子等,优先与氢氧根离子反应,铵根离子不能反应.氨气极易溶于水,稀溶液中,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不加热,不能产生氨气,故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H4+,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粉末
B.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和黑色的炭
C.将灼热的铁丝放人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生成棕黄色的氯化铁烟雾
D.在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水,得到无色硫酸铜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粉末,A不正确;C不正确,只有烟,煤油雾。因为雾是小液滴;D不正确,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答案选B。
点评:该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也很分散,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学生只需要记住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推断题 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和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丙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_____________。
A.KCl B.KNO3 C.Na2S D.CuO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Na3N;
(2)N2O+CO2+H2O==2NaHCO3
(3)6Na+Fe2O3=3Na2O+2Fe;避免分解产生的金属钠可能产生的危害
(4)BD
(5)可溶性盐的成分可能是Na2CO3,或NaHCO3,或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生成物,加热至恒重后,如试样无失重,则为Na2CO3;如加热后失重,根据失重的量在试样总质量中的比例,即可推断出试样为NaHCO3,或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