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5 22:31:57
1、实验题 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
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参考答案:(1)2Na2O2+2SO2=2Na2SO3+O2
(2)取白色固体,加稀硫酸,产生能使晶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3)不合理;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Na2O2,它溶于水后能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工业废水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1mol/L。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呈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Ⅱ.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
Ⅲ.另取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硝酸沉淀无变化。请推断:
(1)由Ⅰ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Fe3+是否存在?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Ⅲ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Ⅲ中所得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气体变无色,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________,阴离子是________。(写离子符号)
(5)另取100mL原溶液,加入足量的氨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_________g。
参考答案:(1)K+
(2)否;Fe3+与I-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
(3)6I-+ 2NO3- + 8H+ = 3I2 + 2NO↑+ 4H2O; 3NO2+H2O=2HNO3+NO?
(4)Al3+、K+ ;I-、NO3-、SO42-
(5)0.51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分是MgO(约占40%),还有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以此为原料制取的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流程如图:
(1)实验中需要1.00mol/L的硫酸1000mL,若用98%的浓硫酸(p=1.84g/mL)来配制.下列所给的容器中,属于配制该硫酸溶液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填写选项字母)
A.容量瓶B.分液漏斗C.蒸馏烧瓶D.烧杯E.玻璃棒F.天平
(2)加入的NaClO可与Mn2+反应:Mn2++ClO-+H2O=MnO2↓+2H++Cl+,还有一种离子也会被NaClO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滤渣的主要成分除含有Fe(OH)3、Al(OH)3外,还含有______
(4)除去滤渣之前,往往还要加入一定量的硼镁泥,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5)已知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C) | 40 | 50 | 60 | 70 MgSO4? 30.9 33.4 35.6 36.9 CaSO4? 0.210 0.207 0.201 0.197 |
参考答案:(1)配制硫酸溶液需要用到烧杯、量筒、玻璃棒、容量瓶以及胶头滴管等容器,题目中给出A、D、E,
故答案为:A、D、E;
(2)溶液中含有Fe2+,具有还原性,可与Na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2Fe3++Cl-+H2O或2Fe2++HClO+H+=2Fe3++Cl-+H2O,
故答案为:2Fe2++ClO-+2H+=2Fe3++Cl-+H2O或2Fe2++HClO+H+=2Fe3++Cl-+H2O;
(3)加入的NaClO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SiO2不反应,则滤渣的主要成分除含有Fe(OH)3、Al(OH)3外,还含有MnO2、SiO2,
故答案为:MnO2、SiO2;
(4)加入硼酸泥,调节溶液的PH在5~6时,Fe3+、Al3+水解生成Fe(OH)3、Al(OH)3沉淀,且可消耗NaClO,可除去,
故答案为:调节溶液pH,使Fe3+、Al3+水解完全,除去多余的NaClO;
(5)Ca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而MgSO4在温度较高时易溶于水,趁热过滤利于分离硫酸钙和硫酸镁,并防止MgSO4在温度低时结晶析出,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趁热过滤;
(6)溶液经蒸发、浓缩、结晶、过滤后可得到晶体,故答案为:过滤(或过滤洗涤).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5分)实验室里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乙烯,进而制取1,2-二溴乙烷。
(1)用下列仪器(短接口或橡皮管均已略去)完成该实验,若气体流向为从左到右,则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B经A(1)插入A中,D接A(2);A(3)接______接______接______接______。
(2)温度计水银球的正确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与分液漏斗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装置烧杯中的冷水和反应管内液溴上的水层作用均是________________,若将装置F拆除,在E中的主要副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准确测定乙烯的产量,下列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I:将E及其后面的装置拆除后,连接图28—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其实验前后的质量,由此得到乙烯产量。
方案II:将E及其后面的装置拆除后,连接图28—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乙烯的体积,由此算得乙烯产量。
参考答案:(共15分)
(1)C、F、E、G(3分)?
(2)位于三颈烧瓶的液体中央;(2分)?
(3)平衡上下气压,使液体顺利滴下;(2分)
(4)减少溴的挥发损失(2分);SO2+Br2+H2O="=" H2SO4+2HBr(3分)
(5)方案II(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2分)丁烷催化裂解生成烷烃和烯烃,可按下列两种方式进行:
C4H10→C2H4+C2H6;C4H10→C H4+C3H6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丁烷裂解气中CH和C
H
的比例关系,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
如图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有:①给D、G装置加热;②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③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等……
注:CuO能将烃氧化成CO和H
O;A
l
O
是烷烃裂解的催化剂;G后面装置已省略。
(1)这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
(2)简要叙述证明空气已排尽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定丁烷完全裂解,且流经各装置中的气体能完全反应。当装置E和F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0.7g,G装置中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1.76g,则在丁烷的裂解产物中
CH和C
H
的物质的量之比n(CH
):n(C
H
)=______________。
(4)若对实验后E装置中的混合物再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①分离操作I、Ⅱ的名称分别是:I、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
②NaSO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