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5 22:31: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5分)为了达到下表中的实验要求,请从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及实验方法中选出合适的,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

题号
实验要求
答案
(1)
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
(2)
提纯混有少混NaCl的KNO3
?
(3)
鉴别NaCl和KCl
?
(4)
测定某工业废水的酸碱度
?
(5)
检验自来水中残余氯分子
?
?


参考答案:(5分)
(1)C (2)B (3)A (4)D (5)E?(各1分,共5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每空2分,共12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100mL的容量瓶准确量取100mL液体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时,NaCl放在称量纸上,称量NaOH固体时,NaOH放在小烧杯里
(2)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下列仪器中: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量筒⑦燃烧匙。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其中根据物质沸点不同来分离物质的仪器是?
(3)用适当的试剂或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所混有的少量杂质,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
FeCl3中混有少量FeCl2?
固体 Na2CO3中混有少量NaHCO3?


参考答案:(每空2分,共12分)?(1)A
(2)①③⑤,③? (3)? 2A1+2NaOH+2H2O=2NaAl02+3H2↑
2FeCl2+Cl2=2FeCl3?


本题解析:⑴容量瓶是作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不用作液体体积的量取,不正确;B正确;NaOH易潮解,称量时NaOH放在小烧杯里,正确。
⑵过滤用于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离、蒸馏是分离相溶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分液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的方法,因此用于物质分离的是漏斗、蒸馏烧瓶、分液漏斗;
⑶根据铝与氢氧化钠反应而铁不与其反应,可用氢氧化钠除去铝;利用Cl2与FeCl2反应生成FeCl3而除去FeCl2;利用NaHCO3受热分解产生Na2CO3而采取加热的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现拟用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

(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试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 ? ;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 
(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填字母)
a.关闭漏斗开关? b.熄灭酒精1? c.熄灭酒精灯2
(4)若试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 
(5)从浓硫 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1)HCOOHCO↑+H2O(2)样品由黑色变红色;CO、CO2(3)cab(4)80%(5)将浓硫酸用蒸馏水稀释,将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铜的质量即可;CuO+H2SO4=CuSO4+H2O


本题解析:(1)甲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CO与H2O;
(2)实验中,反应管中发生反应CuO+COCu+CO2,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尾气的主要成分是CO、CO2;
(3)实验步骤:先通入CO一会儿后,加热待反应管内的药品完全后,停止加热,然后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
(4)若试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g,剩余固体全部为铜,利用差量法计算出原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进而计算铜的质量分数;
(5)①要测定铜的质量分数,可以把浓硫酸稀释,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即可求出铜的质量分数.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将浓硫酸用蒸馏水稀释,将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铜的质量即可.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解:(1)甲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CO与H2O,反应方程式为HCOOHCO↑+H2O;
故答案为:HCOOHCO↑+H2O;
(2)实验中,反应管中发生反应CuO+COCu+CO2,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尾气的主要成分是CO、CO2;
故答案为:样品由黑色变红色;CO、CO2;
(3)反应完后,操作顺序先撤酒精灯2,此时左边装置仍在制取CO,然后再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不再加入反应试剂,最后撤酒精灯1停止反应,这样操作防止空气中O2进入右边装置铜又被氧化为氧化铜了,正确的操作顺序为:熄灭酒精灯2,关闭漏斗开关,最后熄灭酒精1,即cab;
故答案为:cab;
(4)若试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g,剩余固体全部为铜,令样品中CuO的质量为m,则:
CuO+COCu+CO2,固体质量减少△m
80? 16
m? 5g﹣4.8g=0.2g
故m=×0.2g=1g,
所以原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分数为×100%=80%;
故答案为:80%;
(5)①要测定铜的质量分数,可以把浓硫酸稀释,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即可求出铜的质量分数.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将浓硫酸用蒸馏水稀释,将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铜的质量即可;
故答案为:将浓硫酸用蒸馏水稀释,将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铜的质量即可;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故答案为:CuO+H2SO4=CuSO4+H2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的理解、实验方案设计、元素化合物性质、化学计算等,难度中等,清楚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编号
实验
操作
A
钠与水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
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制备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立即点燃。
C
用浓硫酸制稀硫酸
把水沿器壁倒入装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
棒不断搅拌。
D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用石灰水检验气体产物,实验结束时先从水槽中
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正确,应该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B不正确,点燃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C不正确,应该将浓硫酸沿器壁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该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实验的基本操作原理,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C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可能有CO2
B.可能有O2和CO2
C.肯定有SO2和NO
D.肯定没有Cl2、O2和NO2


参考答案:该气体是无色的,则一定不能含有氯气(黄绿色)和NO2(红棕色).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说明含有NO,因此一定不能含有O2,由于没有涉及到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现象,则不能确定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